1.单选题- (共2题)
1.
设在赤道上空作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卫星周期为T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2,且T1<T2。又设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则该卫星连续两次通过赤道某处正上空所需的时间为:
A.T1+T2 | B.1T2 / (T1+T2) |
C.T2T1 / (T2-T1) | D.2T2T1 / (T1+T2) |
2.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的质量也相等,在左图用力F1拉物体.在右图用力F2推物体.F1与F2跟水平面的夹角均为α。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位移。设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1和W2.下面表示中正确的是()


A.W1=W2 |
B.W1<W2 |
C.W1>W2 |
D.F1和F2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无法判断 |
2.多选题- (共1题)
3.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所示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 = mB> mC,则三个卫星()


A.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vA>vB=vC |
B.周期关系是TA<TB=TC |
C.向心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A>aB>aC |
D.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FA>FB>FC |
3.解答题- (共2题)
4.
一同学想设计一个轨道玩具,其设想是将一光滑的倾角为θ斜面轨道和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轨道两轨道最低点平滑无缝连接,半圆弧轨道最高点和最低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在轨道连接处无能量损失,让一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沿斜面轨道和半圆弧轨道运动,经过圆弧的顶点水平抛出并垂直落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如果他的想法可行,则斜面倾角θ应满足什么条件?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小球释放位置距斜面底端高h为?


5.
土星上空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A和B与土星中心距离分别为rA=8.0×104km和rB=1.2×105km。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求岩石颗粒A和B的线速度之比;
(2)求岩石颗粒A和B的周期之比;
(1)求岩石颗粒A和B的线速度之比;
(2)求岩石颗粒A和B的周期之比;
4.实验题- (共2题)
6.
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右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刚球接触。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测得某次压缩弹簧释放后小球落点P痕迹到O点的距离为s,则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_________;
(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下表一组数据:

结合(1)问与表中数据,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式应为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下图乙所示的改变:(I)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II)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III)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P点的竖直距离为y。若已知木板与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则(II)步骤中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_______。
(1)若测得某次压缩弹簧释放后小球落点P痕迹到O点的距离为s,则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_________;
(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下表一组数据:

结合(1)问与表中数据,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关系式应为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下图乙所示的改变:(I)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II)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III)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P点的竖直距离为y。若已知木板与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则(II)步骤中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