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所示为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其中距离很小的盒缝间的加速电场的场强大小恒定,且被限制在A、C板间,带电粒子从P0处静止释放,并沿电场线方向进入加速电场,经加速后进入D形盒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种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一次
B.P1P2=P2P3
C.粒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尺寸无关
D.加速电场的方向需要做周期性的变化

A.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一次
B.P1P2=P2P3
C.粒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尺寸无关
D.加速电场的方向需要做周期性的变化
2.
有关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球![]() ![]() ![]() | 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 C.丙图中,射线甲由 ![]() ![]() ![]() | D.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聚变 |
3.
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该波在t=0.20s时刻的波形,则此列波的周期可能( )


A.0.16s | B.0.20s | C.0.32s | D.0.40s |
2.多选题- (共3题)
4.
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正方体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A的内边长,现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弹力 |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弹力向下 |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弹力向上 |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弹力 |
5.
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 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 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
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
C.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 |
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 |
6.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粗糙斜面上的金属球m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该运动是简谐运动 |
B.单摆的摆长为l,摆球的质量为m、位移为x,此时回复力为![]() |
C.质点A、C之间的距离就是简谐波的一个波长 |
D.实线为某时刻的波形图,此时质点M向下运动,经极短时间后波形图如虚线所示 |
3.解答题- (共1题)
7.
(1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直角坐标系,在y轴的右侧存在无限大的、场强大小为E、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在y轴的左侧同时存在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水平宽度为a的匀强磁场Ⅰ.有一不计重力、带正电、比荷为
的粒子由+x轴上某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1)若其恰好经过磁场Ⅰ左边界上P点
,求粒子射出磁场Ⅰ的速度v1的大小;
(2)若其恰好经过y轴上的Q点
,求粒子从释放开始第一次到达Q所用的时间;
(3)若匀强磁场Ⅰ左侧同时存在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的无限大匀强磁场Ⅱ,要使粒子第二次沿+x方向运动时恰经过y轴上的M点
,试求其在+x轴上无初速度释放时的位置坐标.


(1)若其恰好经过磁场Ⅰ左边界上P点

(2)若其恰好经过y轴上的Q点

(3)若匀强磁场Ⅰ左侧同时存在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的无限大匀强磁场Ⅱ,要使粒子第二次沿+x方向运动时恰经过y轴上的M点

4.实验题- (共2题)
9.
如图甲所示,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两端系着质量均为M的物块A、B,A下端与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B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片C,固定的金属圆环D处在B的正下方.系统静止时C、D间的高度差为h.先接通电磁打点计时器,再由静止释放B,系统开始运动,当B穿过圆环D时C被D阻挡而停止.(重力加速度为g)

(1)整个运动过程中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个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由此可计算出C被阻挡前B的加速度大小a= m/s2;B刚穿过D时的速度大小v=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用该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需要验证等式 是否成立.还可运用图象法加以验证:改变物块B的释放位置,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每次C、D间的高度差h,并求出B刚穿过D时的速度v,做出v2﹣h图线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代入数据再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比较,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均用题中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一个办法. .

(1)整个运动过程中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个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由此可计算出C被阻挡前B的加速度大小a= m/s2;B刚穿过D时的速度大小v=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用该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需要验证等式 是否成立.还可运用图象法加以验证:改变物块B的释放位置,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每次C、D间的高度差h,并求出B刚穿过D时的速度v,做出v2﹣h图线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代入数据再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比较,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均用题中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一个办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