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三次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712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当B的速度变为0时,A恰好追上B,则A的加速度为

A. m/s²    B. 2m/s²    C. m/s2    D. πm/s2
2.
极地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如图所示,若某极地卫星从北纬30°A点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B点(图中未画出)的正上方,所用时间为6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卫星的加速度为9.8m/s2     B. 该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
C. 该卫星的轨道与A、B两点共面    D. 该卫星每隔12h经过A点的正上方一次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h高处的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停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斜面和水平面之间有小圆弧平滑连接)。要使物体能原路返回,在B点需给物体的瞬时冲量最小应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B.
C.D.
4.
如图甲所示的“火灾报警系统”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1为滑动变阻器。当通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某值时,报警器将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的示数为20V
B. R0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
C. R0处出现火警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D. 要使报警器的临界温度升高,可将R1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动

2.多选题(共4题)

5.
如图甲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处时速度恰好沿着斜面方向,紧贴斜面PQ无摩擦滑下;图乙为物体沿x方向和y方向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及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6.
倾角θ为37°的光滑斜面上固定带轻杆的槽,劲度系数k=20N/m、原长足够长的轻弹簧下端与轻杆相连,开始时杆在槽外的长度1=0.6m,且杆可在槽内移动,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f=6N,杆与槽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质量m="lkg" 的小车从距弹簧上端l="0.6m" 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弹簧弹性势能为,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g=10m/s²,sin37°=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杆完全进入槽内之前,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从开始运动到杆完全进入槽内所用时间为s
C.若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变为16N,小车、弹簧、轻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D.若杆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变为16N,小车第一次与弹簧作用过程中轻杆移动的距离为0.2m
7.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a和b均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波的周期为0.2s,b波的周期为0.1s
B.对于b波,x轴上的1m处的质点经过0.1s就传到x=5m处
C.a、b两列波相遇时不能发生稳定干涉
D.x=8m处的质点振动总是加强的
E.若两列波进入另一种介质,它们的频率都不会改变
8.
如图所示,光滑弧形金属双轨与足够长的水平光滑双轨相连,间距为L,在水平轨道空间充满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乙金属棒静止在双轨上,而甲金属棒在h高处由静止滑下,轨道电阻不计。两棒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甲棒与乙棒不会相碰,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开始下滑到最终稳定,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当稳定后,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看是逆时针的
C. 乙棒受到的最大磁场力为
D. 整个过程中,电路释放的热量为mgh

3.解答题(共1题)

9.
在水平桌面上平整铺放一层光滑绝缘层,并固定好,在绝缘层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在y轴上的A点和x轴上的B点间固定一个半径为0.4m的内、外壁均光滑的绝缘细管,其圆心在y轴上的O′点,其坐标为(0、0.2m),且∠BO′O=60º,如图所示.现在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不同区域内加上竖直方向的四个匀强磁场,其分界面为图中a、b、c所示,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0、B1、B2、B0,将一直径略小于绝缘管内径的带电荷量为1.0×10-4C、质量为1.2×10-5kg的带正电小球,在A端以大小2.0m/s的速度垂直y轴射入细管中,此后小球从B端射出,并垂直通过界面c、a,又重新垂直y轴回到A端进入细管做周期性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².求:

(1)小球在细管中运动时,细管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
(2) B0、B1、B2的大小和方向.
(3)在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小球在经过第一、四象限的过程中,在区域Ⅱ、Ⅲ内运动的总时间与在区域Ⅰ、Ⅳ内运动的总时间之比.

4.实验题(共1题)

10.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M,挡光片的挡光宽度为b,轻绳一端与A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m<M)的重物B相连.他的做法是:先用力拉住B,保持A、B静止,测出A的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然后由静止释放B,A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光电门可测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算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其视为A下落h(hb)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1)在A从静止开始下落h的过程中,验证以A、B、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由于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与物体A下落h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v,因而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________系统增加的动能(选填“大于”或“小于”)
(3)为减小上述△v对结果的影响,该同学想到了以下—些做法,其中可行的是
A.保持A下落的初始位置不变,测出多组t,算出多个平均速度然后取平均值
B.减小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
C.增大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D.适当减小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