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8711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单选题(共5题)

1.
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A.a(x+y)="ax+ay"
B.x2﹣4x+4=x(x﹣4)+4
C.10x2﹣5x=5x(2x﹣1)
D.x2﹣16+6x=(x+4)(x﹣4)+6x
2.
已知两数x,y之和是10,x比y的3倍大2,则下面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B.
C.D.
3.
方程组的解是(  )
A.B.C.D.
4.
下面四个图形中,能判断∠1>∠2的是(  )
A.B.C.D.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D.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共有6对对顶角

2.选择题(共4题)

6.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三容器中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的上阕,***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端,发出了“{#blank#}1{#/blank#}{#blank#}2{#/blank#},谁主沉浮”的疑问,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②《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blank#}3{#/blank#}{#blank#}4{#/blank#}

③《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丁•易水诀别时悲壮地高唱道“{#blank#}5{#/blank#}{#blank#}6{#/blank#}”。

④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荠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李清照看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而在***笔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blank#}7{#/blank#}{#blank#}8{#/blank#}。”(《采桑子•重阳》)。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的上阕,***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端,发出了“{#blank#}1{#/blank#}{#blank#}2{#/blank#},谁主沉浮”的疑问,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②《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blank#}3{#/blank#}{#blank#}4{#/blank#}

③《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丁•易水诀别时悲壮地高唱道“{#blank#}5{#/blank#}{#blank#}6{#/blank#}”。

④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荠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李清照看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而在***笔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blank#}7{#/blank#}{#blank#}8{#/blank#}。”(《采桑子•重阳》)。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毛泽东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端,发出了“{#blank#}1{#/blank#}{#blank#}2{#/blank#},谁主沉浮”的疑问,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②《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blank#}3{#/blank#}{#blank#}4{#/blank#}

③《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丁•易水诀别时悲壮地高唱道“{#blank#}5{#/blank#}{#blank#}6{#/blank#}”。

④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荠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李清照看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而在毛泽东笔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blank#}7{#/blank#}{#blank#}8{#/blank#}。”(《采桑子•重阳》)。

3.填空题(共7题)

10.
若关于x的不等式(1﹣a)x>2可化为x>,则a的取值范围是
11.
如图,AB∥CD,∠1=60°,FG平分∠EFD,则∠2=  度.
12.
,则a+b的值为
13.
因式分解:ab﹣a =__.
14.
有一种原子的直径约为0.00000053米,它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米。
15.
三角形两边长位3,5,则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
16.
如果a,b,c是整数,且ac=b,那么我们规定一种记号(a,b)=c,例如32=9,那么记作(3,9)=2,根据以上规定,求(﹣2,1)=

4.解答题(共7题)

17.
(6分)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18.
(8分)解不等式组.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写出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
19.
如图,∠ABC=∠ACB,AD、BD、CD分别平分△ABC的外角∠EAC、内角∠ABC、外角∠ACF,以下结论:
①AD∥BC;②∠ACB=2∠ADB;③∠ADC=90°﹣∠ABD;④∠BDC=∠BA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0.
(10分)(1)实验与观察:(用“>”、“=”或“<”填空)
当x=﹣5时,代数式x2﹣2x+2 1;
当x=1时,代数式x2﹣2x+2   1;

(2)归纳与证明:换几个数再试试,你发现了什么?请写出来并证明它是正确的;
(3)拓展与应用:求代数式a2+b2﹣6a﹣8b+30的最小值.
21.
(10分)如图,已知AC=BC=CD,BD平分∠ABC,点E在BC的延长线上.

(1)试说明CD∥AB的理由;
(2)CD是∠ACE的角平分线吗?为什么?
22.
(7分)如图,已知EF∥AD,∠1=∠2,∠BAC=68°,求∠AGD的度数.
23.
在△ABC中,如果∠A、∠B、∠C的外角的度数之比是4:3:2,求∠A的度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7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