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650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2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某人静趟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GtanθB.GsinθC.GcosθD.G
2.
如图所示,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km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km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3.
关于功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量不同的物体放于同一位置,重力势能一定不同
B.相互作用的一对作用力,可能都做正功
C.滑动摩擦力可以不做功
D.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只和弹簧弹力做功有关
4.
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5.
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
B.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
C.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W
D.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W

2.选择题(共2题)

6.已知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F,点A(﹣1,4),P为抛物线上一点,当|PA|+|PF|取得最小值时,P点的坐标为{#blank#}1{#/blank#}.
7.已知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F,点A(﹣1,4),P为抛物线上一点,当|PA|+|PF|取得最小值时,P点的坐标为{#blank#}1{#/blank#}.

3.多选题(共5题)

8.
一个高尔夫球静止于平坦的地面上,在t=0时球被击出,飞行中球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求出( )
A.高尔夫球在何时落地
B.高尔夫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C.人击球时对高尔夫球做的功
D.高尔夫球落地时离击球点的距离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栓住房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带左端距离为L,绳张紧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做逆时针转动时(v1 < 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1、F2;若剪断细绳,物体到达左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F1=F2B.F1< F2C.t1=t2D.t1< t2
10.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6kg、2kg,A、B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与物体A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拉力多大时,A相对B始终静止
B.当拉力F>48N时,A将开始相对B滑动
C.当拉力F为8N时,B对A的摩擦力等于2N
D.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
11.
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固定轴转动,在圆盘上沿半径开有一条宽度为2mm的均匀狭缝。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别置于圆盘的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移动,激光器连续向下发射激光束。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当狭缝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图(a)为该装置示意图,图(b)为所接收的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强度。图中,利用图b中的数据可以知道(____)
A.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
B.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的方向是沿半径向圆心
C.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的方向是沿半径向外
D.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方向移动的速度大小是
12.
如图,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通过长为L的不可伸长轻绳水平相连,从某一高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在下落h高度时,绳的中点碰到水平放置的光滑钉子O.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A.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刚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从轻绳与钉子相碰到小球刚到达最低点的过程,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小球刚到达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D.小球刚到达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4.解答题(共3题)

13.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如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s末物块运动到B点且速度刚好为零,第5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求:
(1)AB间的距离;
(2)水平力F在5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
14.
如图所示,圆心在O点,半径为R的圆弧支架竖直放置,支架底边ab离地距离为4R,Oc与Oa夹角为60°。圆弧边缘c处有一小滑轮,圆弧边缘a处切线水平;一轻绳两端系着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球,挂在定滑轮两边,开始时,m1和m2均静止,且都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摩擦,

(1)为使m1能够沿圆弧下滑到a点,m1和m2之间必须满足什么关系(连线足够长,此时m2没有到达c点)?
(2)已知m1=3m2,若m1到达圆弧最低点a时,(此时m2没有到达c点),绳子恰好与m1断开,则m1落地点离a点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15.
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的功率P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则当汽车以较小的速度v2行驶时,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少?

5.实验题(共2题)

16.
在“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某同学是用下面的方法和器材进行实验的,放在长木板的小车,由静止开始在几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运动,小车拉动固定在它上面的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木板要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B.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密集的部分进行计算
C.重复实验时,虽然用到橡皮筋的条数不同,但每次应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相同
D.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稀疏的部分进行计算
 
17.
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100g的重物拖着纸带竖直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P为纸带运动的起点,从P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J,在此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量__________J,(g=9.8m/s2,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用v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h表示各计数点到P点的距离,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某个物理量的数值时,说明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该物理量是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