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断变化 |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不断变化 |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一定不断变化 |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动能一定不断变化 |

A.小球从A运动到B点用时t=0.24s |
B.小球从A运动到B点用时t=0.7s |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2.45 m |
D.A、B两点间的距离为S=8.75 m |
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 |
B.其中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 |
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R1∶R2 |
D.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 |
A.哑铃 | B.跑步机 | C.单杠 | D.弹簧拉力器 |

A.公式中G为常量,没有单位,是人为规定的 |
B.r趋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
C.两物块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 |
D.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

A.该卫星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km/s |
B.该卫星轨道半径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之比为1:4 |
C.该卫星加速度与同步卫星加速度之比为2:1 |
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 |

A.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做正功 |
B.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做负功 |
C.木块对木板的作用力不做功 |
D.F对木板所做的功等于木板重力势能的增加 |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1题)
请根据句意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动词,并用其适当时态填空,使句子通顺。
{#blank#}1{#/blank#} It was raining heavily when he ________ home last night.
{#blank#}2{#/blank#} Mary wonders what she _________ as when she grows up.
{#blank#}3{#/blank#} — Amy, I called you yesterday evening, but nobody answered the phone.— Oh, I ________ a walk with my mother at that time.
{#blank#}4{#/blank#} —________ you ________ a letter to your mother recently?—Yes, I wrote one last Sunday.
{#blank#}5{#/blank#} We are told that sound ___________ through air at a speed of about 340 metres per second.
3.多选题- (共3题)

A.0~t1内拉力逐渐减小 |
B.0~t1内拉力对物体做功为![]() |
C.在t1~t2时间内拉力的功率为零 |
D.在t1~t2时间内合外力做功0 |

A.铁水是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才覆盖在模型内壁上 |
B.模型各个方向上受到的铁水的作用力相同 |
C.若最上部的铁水恰好不离开模型内壁,此时仅重力提供向心力 |
D.管状模型转动的角速度ω最小为![]() |
4.解答题- (共4题)

(1)小滑块经过B点时,对B端的压力为多大?
(2)当传送带静止时,滑块落地点离E点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3)当a、b两轮以某一角速度顺时针转动时,滑块从C点飞出后落到地面上,要使落地点离E点的最远,求两轮转动的角速度最小是多少?落地点离E点的最远距离是多少?(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式)

(1)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之比,其比值与恒定水平风力的大小是否有关?
(2)风力F的大小;

(1)木星绕太阳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 5 倍,假设地球按图所示运行到达了木星轨道,那么在木星轨道上公转的周期为几年?在运输轨道上花了几年时间?(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式)
(2)地球流浪过程中的最大危机是差点进入木星的“洛希极限”。“洛希极限”指一个小星球靠近另一个质量较大的星球时,小星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等于大星球的“潮汐力”时,这个小星球就会倾向于破碎。若把木星和地球看成均匀的球体,设木星的密度为






(1)人与滑橇从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2)设人与滑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g=10m/s2)
5.实验题- (共2题)

①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的挡光宽度L,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平衡摩擦力:以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P处为轴,调节长木板在铁架台上的放置位置,使滑块恰好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在铁架台竖直杆上记下此位置Q1,用刻度尺测出Q1到水平面的高度H。
③保持P位置不变,长木板一端放置在铁架台竖直杆Q2上。用刻度尺量出Q1Q2的距离h1,将滑块从Q2位置由静止释放,由光电门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1。
④保持P位置不变,重新调节长木板一端在铁架台上的放置位置,重复步骤③数次。
Ⅰ.滑块沿长木板由Q2运动到P的过程中,用测量的物理量回答下列问题(重力加速度已知为g):
(1)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动能Ek=____________。
(2)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____。
(3)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W合= _____________。
Ⅱ.某学生以铁架台竖起杆上的放置位置到Q1的距离h为横坐标,以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平方倒数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