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题)
1.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得,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转变为测长度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 )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4题)
2.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如图所示(除2 s~10 s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 s~14 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 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0 kg,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1.5 N |
B.小车匀加速阶段的牵引力为4N |
C.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为9 W |
D.小车加速过程中位移大小为42 m |
3.
如图所示,直杆AB与水平面成α角固定,在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杆底端B点处有一弹性挡板,杆与板面垂直,滑块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返回.现将滑块拉到A点由静止释放,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恰好能上升到AB的中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以确定()


A.滑块下滑和上滑过程加速度的大小a1、a2 |
B.滑块第1次与挡板碰撞前速度v1 |
C.滑块与杆之间动摩擦因数μ |
D.滑块第k次与挡板碰撞到第k+1次与挡板碰撞时间间隔Δt |
4.
一颗科学资源探测卫星的圆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运动周期为T=1.5h,某时刻卫星经过赤道上A城市上空.已知:地球自转周期T0(24h),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r,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条件()
A.可以计算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圆轨道半径 |
B.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 |
C.可以计算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D.可以断定,再经过12h卫星第二次到达A城市上空 |
5.
如图,竖直环A半径为r,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档板固定在地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放有一小球C,A.B.C的质量均为m。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小球会在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不计小球与环的摩擦阻力),瞬时速度必须满足

A. 最小值
B. 最大值

A. 最小值

B. 最大值

A.最小值![]() |
B.最大值![]() |
3.实验题- (共1题)
6.
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运动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砂和砂桶质量用m表示,小车和车上所加砝码总质量用M表示,小车运动加速度用a表示。

①实验过程中需要适当抬起长木板的一端以平衡小车所受到的摩擦力,该步骤中木板被抬起的角度与小车质量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在探究加速度与小车受力关系过程中, 甲和乙两小组分别用下列两组数据进行实验操作,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甲”或“乙”);
M甲=500g M乙="500g"
③在探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关系过程中,应该保持 不变,通过增减小车中砝码改变小车质量M,实验测出几组a、M数据,下列图线能直观合理且正确反映a-M关系的是 。

①实验过程中需要适当抬起长木板的一端以平衡小车所受到的摩擦力,该步骤中木板被抬起的角度与小车质量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在探究加速度与小车受力关系过程中, 甲和乙两小组分别用下列两组数据进行实验操作,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甲”或“乙”);
M甲=500g M乙="500g"
甲m(g) | 20 | 22 | 24 | 26 |
乙m(g) | 20 | 30 | 40 | 50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多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