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下学期周考五理综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58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3题)

1.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自然本性”,物体由其“自然本性”决定的运动称之为“自然运动”, 而物体受到推、拉、提、举等作用后的非“自然运动”称之为“受迫运动”.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人批判地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建立了新物理学,新物理学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是“惯性”.下列关于“惯性”和“运动”的说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学的是(  )
A.一切物体的“自然运动”都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使物体做“受迫运动”即变速运动的原因
C.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却没有立即反向运动,而是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反向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将物体由地球上带到月球上,物体的惯性消失
2.
如图为洛伦兹力演示仪的结构示意图。由电子枪产生电子束,玻璃泡内充有稀薄的气体,在电子束通过时能够显示电子的径迹。前后两个励磁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两个线圈中心的连线平行。电子速度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可以分别通过电子枪的加速电压U和励磁线圈的电流I来调节。适当调节U和I,玻璃泡中就会出现电子束的圆形径迹。下列调节方式中,一定能让圆形径迹半径增大的是()
A.增大U,减小I
B.减小U,增大I
C.同时增大U和I
D.同时减小U和I
3.
图甲的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图乙是该变压器输入端交变电压的图像,为四只规格均为“”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输入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B.输入端输入功率
C.电流表的示数为,且四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
D.断开K,电压表V读数将变小

2.多选题(共4题)

4.
据报道,美国国家航天航天局(NASA)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Kepler-186f。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进行科学观测:该行星自转周期为T;宇航员在该行星“北极”距该行星地面附近h处自由释放一个小球(引力视为恒力),落地时间为t,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C.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
D.宇宙飞船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于
5.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杆上的A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点在A点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
B. 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
C. 环从AB,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D. 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
6.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从,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
A.该波的周期是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C.该波沿轴的负方向传播
D.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下
7.
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平面的一、二、三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2.0T的匀强磁场,ON为处于y轴负方向的弹性绝缘薄固定挡板,长度为9m,M点为x轴上一点,OM=3m。现有一个比荷大小为=1.0C/kg可视为质点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从挡板下端N处小孔以某一速度沿x轴负方向射入磁场,若与挡板相碰就以原速率弹回,且碰撞时间不计,碰撞时电量不变,最后都能经过M点,则粒子射入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10m/s
B.8m/s
C.6m/s
D.3m/s

3.解答题(共1题)

8.
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质量为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当整个装置被置于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时,小物块恰好静止。重力加速度为。求:

(1)水平向右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若将电场强度改为竖直向下,大小不变,小物块的加速度是多大;
(3)若将电场强度改为水平向左,大小变为原来的2倍,小物块从高度H处从静止释放,求小物块到达地面的时间为多少。

4.实验题(共1题)

9.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经过光电门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1)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挡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     

第二步:把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把小车放到轨道上,用细线一端与小车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
第三步:保持轨道水平,在砝码盘里放适量砝码,让小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释放后,记录光电门的挡光时间,测出光电门距离挡光片前端的距离
第四步:小车仍由同一点静止释放,仅移动光电门,改变x,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
第五步: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2)实验中,该小组同学通过研究小车位移与挡光时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合外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为了使图象呈现线性关系,该组同学应作    图象。(填序号)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