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第七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8578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

1.单选题(共6题)

1.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会发生变化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为零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化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2.
端午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若某龙舟在比赛前划向比赛点的途中要渡过60m宽两岸平直的河,龙舟在静水中划行的速率为3m/s,河水的流速4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龙舟以最短时间渡河通过的位移为60m
B.该龙舟渡河的最大速率为7m/s
C.该龙船渡河所用时间最少为15s
D.该龙舟不可能沿垂直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
3.
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在过最高点的速度v,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v值逐渐增大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减小
B.v由零逐渐增大,轨道对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C.当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为零
D.当v值逐渐减小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减小
4.
v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则此时物体的(  )
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B.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C.运动时间为D.运动的位移为
5.
在下列实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有(    )
A.小孩沿滑梯匀速滑下的过程
B.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自由滑行的过程
C.掷出的标枪在空中飞行的过程
D.拉着一个物体沿着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过程
6.
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
B.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
C.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
D.若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2.多选题(共6题)

7.
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同的小球AB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线速度必大于B球的线速度
B.A球的角速度必大于B球的角速度
C.A球的运动周期必大于B球的运动周期
D.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
8.
半径为R的半圆弧槽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从P点静止释放,从槽口A点无碰撞地进入槽中,沿圆弧槽匀速率滑行到B点,P点到A点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在A点对槽的压力大小为
B.物块从A到B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C.物块到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D.物块在B点时对槽的压力大小为
9.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飞行器,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假设一航天飞机在完成某次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如图所示。已知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2R(R为地球半径),B点为轨道Ⅱ上的近地点,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航天飞机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速度大于经过B点的速度
B.该航天飞机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
C.在轨道Ⅱ上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航天飞机的加速度一直变大
D.航天飞机在轨道Ⅱ上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10.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处。将小球拉至A处时,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速度为vAB间的竖直高度差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B过程合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
B.由AB过程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C.由AB过程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
D.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11.
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t=4 s时停下,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零
C.第1s内和第4 s内摩擦力做功相同
D.t=1 s到t=3 s这段时间内拉力不做功
12.
如图1所示,固定的光滑水平横杆上套有小环P,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有小环Q。P、Q质量均为m,且可看做质点。P、Q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P、Q均静止。现在由静止释放Q,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如图2所示),小环P沿着水平杆向右的速度为v。则
A.细绳的长度为B.Q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C.绳子对Q做的功为D.P、Q及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槭能守恒

3.解答题(共4题)

13.
我国的动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高铁出海”将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占据重要一席。所谓的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某中学兴趣小组在模拟实验中用4节小动车和4节小拖车组成动车组,总质量为m=2kg,每节动车可以提供P0=3W的额定功率,开始时动车组先以恒定加速度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再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直至动车组达到最大速度vm=6m/s并开始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求:
(1)动车组所受阻力大小和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动车组变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为10s,求变加速运动的位移。
14.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R=1m,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点为光滑轨道的最高点且在O的正上方。一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好能通过B点,最后落到水平面C点处。(取g=10m/s2)

求:(1)小球通过轨道B点的速度大小vB
(2)落点CA点的水平距离。
15.
我国将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将第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为更好地了解这一工程,成都七中小明同学通过互联网查阅到:其他国家火星探测器关闭发动机后,在离火星表面为的高度沿圆轨道运行周期为,火星半径为,引力常量为.求火星的质量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6.
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

4.实验题(共2题)

17.
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甲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__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h图象如图丙,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
18.
某探究小组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计时器等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们通过改变滑轮下端小盘中沙子的质量来改变滑块水平方向的拉力;滑块上装有宽为d的挡光片.实验中,用天平称出小盘和沙子的总质量为m,滑块(带挡光片)的质量为M,计时器显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1和2的时间分别为Δt1,Δt2.

(1)在满足____的条件下,才可以认为小盘和沙子的总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绳的拉力对滑块做的功. 
(2)实验中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试写出本次需要探究的关系式__________(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