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
如图所示,一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柱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壁。现让一小球(可认为质点)自左端槽口 A点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槽相切并从A点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离开右侧槽口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
B.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 |
C.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D.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的动量不守恒 |
3.
如图所示,细线上端固定于O点,其下端系一小球,静止时细线长L.现将悬线和小球拉至图中实线位置,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并于小球原来所在的最低点处放置一质量相同的泥球,然后使悬挂的小球从实线位置由静止释放,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泥球碰撞并合为一体,它们一起摆动中可达到的最大高度是( )


A.![]() | B.![]() | C.![]() | D.![]() |
4.
如图所示,具有一定质量的小球A固定在轻杆一端,另一端挂在小车支架的O点。用手将小球拉至水平,此时小车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放手让小球摆下与B处固定的橡皮泥碰击后粘在一起,则在此过程中小车将 ( )


A.向右运动 |
B.向左运动 |
C.静止不动 |
D.小球下摆时,车向左运动后又静止 |
2.填空题- (共2题)
6.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冰面上,人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是球的质量m的17倍.人坐在冰车上,如果每一次人都以相同的对地速度v将球推出,且球每次与墙发生碰撞时均无机械能损失.试求:球被人推出 次后,人就再也接不到球了.


3.解答题- (共3题)
7.
如图所示,一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ab段水平,bcde段光滑,cde段是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一小段圆弧.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静止于b处,A的质量是B的3倍.两物块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向左、右始终沿轨道运动.B到d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时轨道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所受重力的3/4,A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求:

(1)物块B在d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A、B在b点刚分离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
(3)物块A滑行的最大距离s.

(1)物块B在d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A、B在b点刚分离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
(3)物块A滑行的最大距离s.
8.
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λ0=5000
的钠制成.用波长λ=3000
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U=2.1V,饱和光电流的值(当阴极K发射的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称为饱和光电流)I="0.56" μA.

(1)求每秒钟内由K极发射的光电子数目;
(2)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
(3)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三倍,此时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是多大?(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1)求每秒钟内由K极发射的光电子数目;
(2)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
(3)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三倍,此时电子到达A极的最大动能是多大?(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9.
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mB:mC=3:2:1,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相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C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大小.

4.实验题- (共1题)
10.
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地面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设入射球a、被碰球b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m2,r1>r2
B.m1>m2,r1=r2
C.降低斜槽的高度
D.入射小球释放点要适当高一些.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地面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设入射球a、被碰球b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1=m2,r1>r2
B.m1>m2,r1=r2
C.降低斜槽的高度
D.入射小球释放点要适当高一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