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段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856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3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滑动,经过时间t1速度为零然后又下滑,经过时间t2回到斜面底端,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F1.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对滑块的总冲量为(  )
A.mgsinθ(t1t2)
B.mgsinθ(t1t2)
C.mg(t1t2)
D.0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量的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一定相同
B.动量的方向与合外力冲量的方向一定相同
C.动量增加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定相同
D.动量变化率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3.
质量相等的三个物体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排成一直线,且彼此隔开一定距离,如图所示,具有初动能E0的第一号物块向右运动,依次与其余两个静止物块发生碰撞,最后这三个物块粘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动能等于(  )
A.E0B.C.D.
4.
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为v
B.射线甲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C.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D.该链式反应属于原子核的衰变
5.
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 v=2 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 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6.
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A.B.C.D.

2.选择题(共1题)

7.说说一周的天气情况.

3.多选题(共6题)

8.
如图所示为a、b两小球沿光滑水平面相向运动的v-t图。已知当两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受到相互排斥的恒力作用,当间距大于L时,相互间作用力为零。由图可知( )
A.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
B.a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
C.tl时刻两球间距最小
D.t3时刻两球间距为L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槽顶部A由静止滑下.设槽与桌面无摩擦,则(   )
A.小球不可能滑到右边最高点B
B.小球到达槽底的动能小于mgR
C.小球升到最大高度时,槽速度为零
D.若球与槽有摩擦,则系统水平动量不守恒
10.
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则
A.物块滑上小车后,滑块和小车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物块滑上小车后,滑块和小车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若v0=2m/s,则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为0.24 s
D.若要保证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则v0不得大于5m/s
11.
在质量为M的小车中挂有一单摆,摆球的质量为m0,小车(和单摆)以恒定的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发生碰撞,如图所示.碰撞的时间极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车和木块碰撞过程,小车、摆球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小车和木块碰撞之后,小车、摆球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小车和木块碰撞过程可能出现,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变为v1和v2,满足Mv0=Mv1+mv2
D.小车和木块碰撞过程可能出现,小车和摆球的速度都变为v1,木块的速度变为v2
满足(M+m0)v0=(M+m0)v1+mv2
12.
如图甲,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已知m1=0.1kg,由此可以判断(  )
A.碰后m2m1都向右运动
B.m2=0.3kg
C.碰撞过程中系统没有机械能的损失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的机械能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C.若容器中用活塞封闭着刚饱和的一些水汽,当保持温度不变缓慢移动活塞使容器的体积减小时,水汽的质量减少,密度增大
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E.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会使分子直径计算结果偏大

4.解答题(共2题)

14.
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光滑半圆环轨道竖直固定在一水平光滑的桌面上,桌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也为.在桌面上轻质弹簧被两个小球挤压(小球与弹簧不拴接),处于静止状态.同时释放两个小球,小球与弹簧在水平桌面上分离后,球从点滑上光滑半圆环轨道并恰能通过半圆环轨道最高点球则从桌面点滑出后落到水平地面上,落地点距桌子右侧的水平距离为.已知小球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

求:()释放后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
)释放后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
)释放小球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15.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人站在静止的小车上用力向右推静止的木箱,木箱以相对冰面6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反弹回来被人接住后,再以相对冰面6m/s的速度向右推出。已知木箱的质量为10kg,人与车的总质量为60kg。求:

(1)第一次推出木箱的过程,人对木箱的冲量大小;
(2)人在一次接住与推出木箱的过程,木箱对人的冲量大小;
(3)人推木箱多少次后,人接不到木箱。

5.实验题(共2题)

16.
某班物理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将一段不可伸长的轻质小绳一端与力传感器(可以实时记录绳所受的拉力)相连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小钢球A,把小钢球拉至M处可使绳水平拉紧.在小钢球最低点N右侧放置有一水平气垫导轨,气垫导轨上放有小滑块B(B上安装宽度较小且质量不计的遮光板)、光电门(已连接数字毫秒计).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按上图所示安装气垫导轨、滑块B(调整滑块B的位置使小钢球自由下垂静止在N点时与滑块B接触而无压力)和光电门,调整好气垫导轨高度,确保小钢球A通过最低点时恰好与滑块B发生正碰.让小钢球A从某位置释放,摆到最低点N与滑块B碰撞,碰撞后小钢球A并没有立即反向,碰撞时间极短.
(1)为完成实验,除了毫秒计读数Δt、碰撞前瞬间绳的拉力F1、碰撞结束瞬间绳的拉力F2、滑块B质量mB和遮光板宽度d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用题中已给的物理量符号来表示)
A.小钢球A质量mA
B.绳长L
C.小钢球从MN运动的时间
(2)滑块B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用题中已给的物理量符号来表示)
(3)实验中的不变量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已给的物理量符号来表示)
17.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V油=1mL的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V总=500mL;
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n=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V0=1mL;
③先往边长为30cm~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然后将_____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N,小方格的边长a=20mm.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应填写:__________;
(2)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为_____mL;油酸薄膜的面积S约为_____mm2; 由此可知,油酸分子的直径d约为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
A.粉末太薄使油酸边界不清,导致油膜面积测量值偏大
B.粉末太厚导致油酸未完全散开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计算每滴体积时1mL的溶液多数了几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