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四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段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56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单选题(共5题)

1.
甲乙两汽车同时同地出发,甲车做匀速运动,乙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l0s时,甲车追上乙车
B.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t=l0s时,两车速度相同
D.t=5s时,两车速度相同
2.
木块AB分别重50 N和7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用F=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0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2N
C.弹簧的弹力是12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2N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边向碗底滑动,滑到最低点时的速率为v,若物块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B.C.D.
4.
某颗地球同步卫星正下方的地球表面上有一观察者,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春分那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在日落12小时内有t1时间该观察者看不见此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卫星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转动方向相同,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离地高度为
B.同步卫星加速度小于赤道上物体向心加速度
C.
D.同步卫星加速度大于近地卫星的加速度
5.
质量为1kg的小球A以速率8m/s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与质量为3kg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后,AB两小球的速率vAvB可能为(  )
A.vA=5m/sB.vA=3m/sC.vB=1m/sD.vB=3m/s

2.选择题(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苗族第一寨——①西江千户苗寨,座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

    11个自然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站在观景台鸟瞰,由衷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宕/延展)到山脚,鳞次栉比,气势磅礴。白水河递蜿蜒,如绿色的缎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苗寨凭添几多(风致/景致)。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

    在这里,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俗天然融汇,相得益彰。特别令人心驰神往的是,这里有作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传承/承栽)者的建筑、银饰、歌舞、饮食……③“这是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

    文化名人余秋雨说,“我对西江苗寨的赞美,大致可以相信”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

李新立

    突然想起“刃”,我被自己的这一闪念吓了一跳。

    金属的刃,是技术高超的匠人千锤百炼精心打造而成的,大凡削铁如泥的利刃,要有柔而坚的优良材质。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好刃似乎都沾了过多的血腥。因此,我尽量避开血腥和与血腥相关的词语,只说生活的日常。

    那年我十七岁,第一次进城。从东关车站出来,避开纷杂的喧闹,朝西缓缓而行。街道狭窄漫长,两侧的土台子上,摆满了高低不一的民房,这些房舍,檐子高挑,花格状的窗户裱糊了白纸,双扇大门钉了铜扣,笨拙得让人喜爱,而木质的材料上,全部涂了深红色的颜料,显得沉稳大气。想必它们一定是民国的建筑风格吧。临街的个别房子前,扬着商家的幌子,有酒有茶,有布有面,斗大的隶书是绣上去的,经年不会掉色。

    先是听见“叮当,叮当,叮当”的敲打声,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极具节奏。泥炉的火焰正好,一块铁在里面燃烧,支在一旁的砧台上,老师傅用钳子夹着一块已经打扁了的铁料,挥着小锤。小锤打下去,抬起,年轻的徒弟抡起大锤砸了下去。砧板上的铁,红星四溅,随后由红变黑,师傅又将它丢进泥炉。如此反复,一把刀有了形状。水槽里的水泛着浊红.带着高温的铁放了进去,雾气升腾而起,上面坐了神仙似的。刀口处一抹白,与众不同,名叫铁白,那是一把利器的刃。

    可惜的是,这个美妙的去处很快消失了,先是街道拓宽,土台子和那些建筑尽悉拆除,硬化了的人行道和楼房修筑而成时,民国遗风茫然无存,我也就不知道老手艺的去向。

    现在想起这个,是因为我所寓居的巷子里一声唱腔般的“启刀磨剪子喽”,突兀得让人措手不及,险些将行人撞翻。这也是个老手艺人,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在小巷子的出入口处摆了一条长凳,上面夹着他的家当。他没有坐在长条凳子上,而是坐在旁边的可折合的小马扎子上,当时就想到,他这是出于对一种老手艺的尊重吧。他用钢质铁器启磨菜刀时,肯定用力却捉拿得有些分寸,刀口卷起的铁屑,刨皮一般。然后在磨石上稍加抛光,菜刀的刃口就闪着宝贵的银白。

    无独有偶,不几日,又在巷口遇见了另一磨刀者。其实他是出售磨刀工具的,属于现代科技产品。叫卖声是从旁边的电喇叭里发出的,不是方言的唱,是普通话的讲。我看清楚了,任何刀具,置于规定的磨口,只需拉几下,刀口就可变得锋利,以他的现场演示,吹发可断,落纸可削。但不同的是,那个刃,有些粗糙,虽然发白,却不见银光划亮眼睛。

    我仍然要说有刃的生活器具。

    在老家农村,每一件有刃的家当都置放于指定的位置,比如,菜刀的刀背朝外或者朝下,出工的铁锨夹在腋下,锨头朝前,刃口向下,更不允许用有刃的家当直指他人。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耕作者,要经得起许多磨练,要让它们熟悉你的体温和气息,你要有接近和使用它们的足够本领。一次,我合刃具时,没有多少经验,加上用力过猛,刃具的偏锋划在手掌上,没有声响,没有疼痛,只见鲜血直流,因此而耽误了几天的劳作。

    假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就连一把用以收割的刃具,也会有假货,即便是真货,也分三六九等。其中奥妙只有经年和土地打交道的人知道。我曾经跟着年长者去商店购买刃具,他拿过一沓,蹲在地上,抬起胳膊,逐一将手中的刃具摔到地面上去,将那种发出清脆声响的收到一边.,而后,又在这些刃具中用手指试着刃口。这些,是生活累积的经验,口传无效。假货材质不好,那只能算是一片硬铁,没有可用的刃口,就连裁纸可能都有些费力,更别说用来收割作物。年长者对这样的东西当然不会鉴别不出来,并且十分不屑。他们认为,那不过是一片“死铁”罢了。由此,我认定一张好的刃具,是鲜活的,有生命的,甚至是有灵性的。

    除了厨具和农具,几乎每个人都使用过有刃口的其他工具。小时,我用过的就有削铅笔的小刀,村小学门口不远处就是代销点,包容了许多日常所需的商品。我和许多同学一样,不是用现钱去购买的,是拿了可以当作钱花的鸡蛋,换一把铅笔刀和一支不带橡皮的铅笔。现在回想起来,剔除物质上的匮乏,竟然觉得有些古风的味道。(有删改)

3.多选题(共4题)

8.
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摩擦力传感器描绘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t2时刻开始运动
B.木块在t2时刻以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f 1
D.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f 2
9.
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d,速度为v,则此时

A. 物块B的质量满足
B. 物块A的加速度为
C. 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D. 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为
10.
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数字化信息实验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压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B.t1到t2时间内,电梯一定在向下运动,t3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正在向上运动
C.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
D.t1到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
11.
如(a)图表示物体A从光滑平台上,以初速度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问的动摩擦因数不计,(b)图为物体A与小车的图像(图中所标字母为已知),由此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小车上表面最小的长度
B.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
C.A与小车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D.小车B获得的动能

4.解答题(共3题)

12.
如图,光滑轨道ABCO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弧AB的圆心角为600,O为圆心,半径为R=7.5cm,OB为半圆BCO的直径,光滑平台与轨道相切于A点。质量为M=2kg,长度为L=1.82m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上表面与平台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物体P静止在木板上的某处,物体q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4N作用下,以V0=4m/s的初速度从木板右端向左运动,经过0.2s与p相碰并结合成一整体Q,P、q、Q与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当木板与平台相碰时被牢固粘连,Q滑离木板时立刻撤去恒力F,Q恰好能通过圆轨道BCO的最高点。P、q质量均为m="1kg," P、q、Q可看作质点,所有接触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 m/s2,求:

(1) 结合体Q刚过A点时轨道对它支持力;
(2)物体q开始运动时P、q的距离;
(3)木板与平台相碰时,结合体Q的速度大小。
13.
用中子轰击锂核()发生核反应,产生氚和核α粒子并亏损了质量△m.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求上述反应中的释放出的核能为多少;
(3)若中子与锂核是以等大反向的动量相碰,则α粒子和氚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14.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为M的木块A、B用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射向A块并嵌在其中,求弹簧被压缩后的最大弹性势能.

5.实验题(共2题)

15.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试验中(1)连接打点计时器应用________电源(填“直流”、“交流”),其工作频率是________Hz.使用时应使小车________(填“靠近”、“远离”)打点计时器,先___________,再_________;若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其中AB长为6.00cm,BC长为8.57,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1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上,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2)放上被碰小球b,两球(mamb)相碰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
(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测量了过程中的各个物理量,利用上述数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那么判断的依据是看________和________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