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所示,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 )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 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
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 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
3.
小船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使水流速度加快,则对此小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 |
B.小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但位移将变大 |
C.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 |
D.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 |
4.
在光滑杆上穿着两个小球m1、m2,且m1=2m2,用细线把两球连起来,当盘架匀速转动时,两小球刚好能与杆保持无相对滑动,如图所示.此时两小球到转轴的距离r1与r2之比为( )


A.1∶1 | B.1∶4 | C.2∶1 | D.1∶2 |
6.
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分别为m、2m,用不计质量的细绳相连接,悬挂在定滑轮的两侧,不计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开始时,a、b两物块距离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块b,然后突然由静止释放,直至b物块下降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的机械能守恒 |
B.物块b机械能减少了![]() |
C.物块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细绳拉力对它所做的功 |
D.物块a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大于其动能增加量 |
2.多选题- (共5题)
7.
用长为L的细杆拉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率必须大于或等于![]() |
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率可以小于![]() |
C.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拉力,也可能是支持力,也可能无作用力 |
D.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是拉力 |
8.
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
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
C.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
D.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
9.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B.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
C.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 | D.由于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必节约能源 |
10.
如图所示,P、Q是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挡板,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紧靠P板处以一定初速度向Q板运动.已知小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P、Q相距s,物块经过与Q板碰撞n次后(碰撞过程无能量损失),最终静止于P、Q的中点,则在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可能为( )


A.![]() | B.![]() |
C.![]() ![]() | D.![]() |
11.
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如图所示,由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较大,没有被拉动,则经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
B.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
C.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Ftcosθ; |
D.合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
3.解答题- (共4题)
12.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其中圆弧部分光滑,水平段长为L,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紧靠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的最右端,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突然释放小物块,小物块被弹出,恰好能够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重力加速度为g,且弹簧长度忽略不计,求:
(1)小物块的落点距O′的距离;
(2)小物块释放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1)小物块的落点距O′的距离;
(2)小物块释放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14.
如图所示,mA=4kg,A放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桌面上,mB=1kg,B与地相距h=0.8m,A、B均从静止开始运动,设A距桌子边缘足够远,g取10m/s2,求:

(1)B落地时的速度;
(2)B落地后,A在桌面滑行多远才静止。

(1)B落地时的速度;
(2)B落地后,A在桌面滑行多远才静止。
15.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50kg的运动员,从某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前瞬时速度大小为10m/s,沿竖直方向蹦离水平网面时瞬时速度大小为8m/s。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5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运动员对网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s2)
4.实验题- (共1题)
1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按要求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纸带的________(左、右)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_______m/s;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 =______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_____________J;(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纸带的________(左、右)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_______m/s;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 =______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_____________J;(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