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52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8

1.单选题(共8题)

1.
有一种测定当地g值的方法称为“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转变为测长度和时间来计算。具体做法是将真空管沿竖直方向放置,从其中的O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又落回到O点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则可求得g等于( )
A.B.
C.D.
2.
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框架以竖直的直径为转轴匀速转动.在框架上套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小球A、B到竖直转轴的距离相等,它们与圆形框架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A的合力小于小球B的合力
B. 小球A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C. 小球B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 圆形框架以更大的角速度转动,小球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3.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其中F3=4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14.3 N,方向不确定
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8 N,方向与F3同向
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12 N,方向与F3同向
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
4.
如图所示,斜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使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
B.a、b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
C.a、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D.当逐渐增大拉力F时,物体b先开始滑动
5.
如图所示,电梯与水平地面成θ角,一人静止站在电梯水平梯板上,电梯以恒定加速度a启动过程中,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FNf.若电梯启动加速度减小为,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变为
B.水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和支持力之比为
C.电梯加速启动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D.水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变为f
6.
如图所示,A、B两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 θ
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 θ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7.
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仅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出了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大小跟行星与太阳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B.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伽利略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C.引力常量G的大小是牛顿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
D.“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遵从同样的规律
8.
“嫦娥四号”(专家称为“四号星”)于2018年12月8日发射升空,它是嫦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月周期为T。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D.“嫦娥四号”必须减速运动才能返回地球

2.多选题(共1题)

9.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图象如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
C.质点在1 s末速度为2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3.解答题(共2题)

10.
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车,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5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6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小轿车驾驶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11.
如图所示,半径R=0.3m的光滑圆弧轨道与粗糙斜面相切于B点,斜面最高点C距地面的高度h=0.15m,质量M=0.04kg的小物块从圆弧最低点A,以大小v=2m/s、方向向左的初速度开始运动,到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为零.此时恰被从P点水平射出质量m=0.01kg弹丸击中,已知弹丸进人物块时速度方向沿着斜面,并立即停在物块内,P点距地面的高度H=1.95m弹丸的水平初速度v0=8m/s,取g=10m/s2.求:

(1)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2)物块回到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物块沿圆弧轨道运动,在所能到达的最高点处加速度大小.

4.实验题(共2题)

12.
如图,某同学在实验室使用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
②选取A、B、C、D纸带上连续的四个点,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____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__m/s,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的总质量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该套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α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了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m,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μ,由图可知,m_____m,μ_____μ(选填“>”“<”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