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52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7

1.单选题(共6题)

1.
一个小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从释放小球开始计时,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落地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小球在接触地面前、后的动能保持不变,且忽略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以及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图分别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速度,动能Ek和重力势能E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2.
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加速运动.设A、B之间的摩擦力为f1,B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为f2。若水平外力F逐渐增大,但A、B仍保持相对静止,则摩擦力f1和f2的大小( )
A.f1不变、f2变大B.f1变大、f2不变
C.f1和f2都变大D.f1和f2都不变
3.
从地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小球从的出点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从最高点下落到抛出所用时间为。若空气用力的作用不能忽略,则对于大小的关系,下列列断中正请的是( )
A.B.C.D.无法定哪个较大
4.
如图所示,旋臂式起重机的旋臂保持不动,可沿旋臂“行走”的天车有两个功能,一是吊着货物沿竖直方向运动,二是吊着货物沿旋臂水平运动。现天车吊着货物正在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行驶,同时又启动天车上的起吊电动机,使货物沿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此时,我们站在地面上观察到货物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
5.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景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火星平均密度的是
A.在火星表面使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下落的高度H和时间t
B.发射一颗贴近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飞船,测出飞船的周期T
C.观察火星绕太阳的圆周运动,测出火星的直径D和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D.发射一颗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测出卫星绕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r和卫星的周期T
6.
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行六次大提速,列年提速的一个关键技术同是增加机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已知列车所受阻力与车的速度成正比,即f=k(k为比例系数),设提速前最大速度为160km/h,提速后速度可达250kmh。则提速前与提速后机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之比为(  )
A.16/25
B.25/16
C.16/125
D.256/625

2.选择题(共6题)

7.选词填空。

难过  难受  发明  发现

①我{#blank#}1{#/blank#}棉花姑娘生病了。

②是谁{#blank#}2{#/blank#}了火药?

③小丽犯了错,心里很{#blank#}3{#/blank#}。

④爸爸生病了,看上去很{#blank#}4{#/blank#}。

8.若f(x)为奇函数,且x0是函数y=f(x)﹣ex的一个零点,在下列函数中,﹣x0一定是其零点的函数是(   )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0.已知集合A={x|1<x<10,x∈N}.B={x|x= {#mathml#}n{#/mathml#} ,n∈A}.则A∩B=(   )
11.已知集合A={x|1<x<10,x∈N}.B={x|x= {#mathml#}n{#/mathml#} ,n∈A}.则A∩B=(   )
12.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电在工厂、电在学校、电在商场…电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是家庭电路的组成示意图。请你完成下列填空题:

3.多选题(共9题)

13.
如图甲所示,光滑平直轨道底端平滑对接,将它们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分别为,且,它们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现将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滑块从端由静止释放,若小滑块经过两轨道的底端连接处的时间可忽略不计且无机械能损失,小滑块沿轨道可运动到端.以分别表示小滑块沿轨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机械能,表示时间,图乙是小滑块由端释放至第一次到达端的运动过程中的图象和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14.
如图所示,物体用轻质细绳系在竖直杆上的点.现用一水平力作用在绳上的点,将点缓慢向左移动,使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力逐渐增大B.水平力逐渐减小
C.绳的弹力逐渐减小D.绳的弹力逐渐增大
15.
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与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
C.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0
D.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
16.
、将一质量为m的排球竖直向上抛出,它上升了高度H后再落回到抛出点.设排球运动过程中受到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恒为f的空气阻力作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且f<mg。不考虑排球的转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推球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了mgH
B.排球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大于重力加速度g
C.排球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重力做的功
D.排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逐渐变大
17.
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现将质量相同的两小球(小球半径远小于的半径),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  )
A.两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两小球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C.两小球对碗底的压力相等
D.两小球对碗底的压力不相等
18.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由a-t(加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B.由F-v(力-速度)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
C.由F-x(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
D.由-r(角速度-半径)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半径变化范围内做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
19.
起厘机用钢绳吊起一重物,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则钢绳的拉力对重物所做的功(   )
A.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B.等于重物增加的动能
C.大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D.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
20.
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抛出,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小球落到地面的速度大小为2,若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部略,则对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大于mgh
B.重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mgh
C.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大于mv02
D.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mv02
21.
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 h 处由静止释放.某同学在研究小球落到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他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 Ox,做出小球所受弹力 F 大小随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 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弹力最大值等于 2mg
B.当 x=h+x0,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最小
C.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
D.弹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也应该是线性图象

4.解答题(共4题)

22.
高台滑雪以其惊险明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12所示的示意图,其中AB段是助滑坡,倾角a=,BC段是水平起跳台,CD段是着陆坡,倾角=,DE段是停止区,AB段与BC段圆滑相连,轨道各部分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图中轨道最高点A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BC的竖直高度h=47m, 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质量m=60kg,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起滑,通过起台从C点水平飞出,运动员在着陆坡CD上的着陆位置与C点的距高l=120m,设运动员在起跳前不使用雪杖助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取重力加速度g=10sin37=0.6,cos37=0.8。求

(1)运动员在助滑坡AB上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2)运动员在C点起跳时速度的大小
(3)运动员从起滑台A点到起台C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3.
(10分)动车组列车(如图17所示)是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拖车)编成一组,它将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多节车厢上。在某次试运行中共有4节动车和4节拖车组成动车组,每节动车可以提供Pe=750kW的额定功率,每节车厢平均质量为m=20t。该次试运行开始时动车组先以恒定加速度a=0.5m/s2启动做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再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总共经过550s的时间加速后,动车组便开始以最大速度vm=270km/h匀速行驶。设每节动车在行驶中的功率相同,行驶过程中每节车厢所受阻力相同且恒定。求:

(1)动车组在匀加速阶段的牵引力大小;
(2)动车组在整个加速过程中每节动车的平均功率;
(3)动车组在整个加速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与位于竖直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相连,半圆形轨道的BD连线与AB垂直。质量为m可看作质点的小滑块在恒定外力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到达水平轨道的未端B点时撤去外力,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光滑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A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通过D点的速度大小
(2)滑块经过B点进入圆形轨道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滑块在AB段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5.
如图,P是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固定挡板C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接.细绳的一端系在物体A上,细绳跨过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定滑轮,另一端有一个不计质量的小挂钩.小挂钩不挂任何物体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斜面平行.在小挂钩上轻轻挂上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体B后,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运动过程中B始终未接触地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物体A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2)设物体A沿斜面上升通过Q点位置时速度最大,求Q点到出发点的距离x0及最大速度vm
(3)把物体B的质量变为Nm(N>0.5),小明同学认为,只要N足够大,就可以使物体A沿斜面上滑到Q点时的速度增大到2vm,你认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求出A沿斜面上升到Q点位置时的速度的范围.

5.实验题(共2题)

26.
(7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从所打的几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纸带上选定的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出点没有画出。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7.
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在下列测量工具中,本次实验需要用的测量仪器有______(选填测量仪器前的字母)
A.游标卡尺
B.刻度尺
C.秒表
D.天平
(2)实验中,为了可以将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看成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某同学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必须且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砂和砂桶的总质量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3)某同学在做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线,所得的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低,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小
B.木板右端所垫物体较高,使得木板的倾角偏大
C.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
D.砂和砂桶的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
(4)在某次利用上述已调整好的装置进行实验中,保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变,小车自身的质量为M且保持不变,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并测出小车中不同砝码质量时所对应的加速度a,以m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线,实验结果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如果图中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9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