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份测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50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3

1.单选题(共5题)

1.
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他从墙面上某点,让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由于小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AB="12" cm,且下落起点(题中未画出)到A点的竖直距离约为1.8 m,从这些信息可以粗略估算该相机的曝光时间最接近于(重力加速度g="10" m/s2)
A.0.02 sB.0.04 sC.0.08 sD.0.2 s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粗糙的质量为M(m<M)的斜面体上,斜面体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物体m以速度v0沿斜面体M的底端冲上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是
A.物体m受到的力的个数比斜面体M受到的力的个数要少
B.物体m和斜面体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斜面体M对物体m的作用力不做功
D.物体m向右运动的水平距离小于斜面体M水平向右运动的距离
3.
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变化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化
C.物体的动能不可能总是不变
D.物体的动量不可能总是不变
4.
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关于离地面越远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速度越大B.角速度越大
C.向心加速度越小D.重力势能越小
5.
质量m="3" kg小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力F="15" N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在0~2 s的时间内,拉力F的功率P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小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g="10" m/s2
A.B.C.D.

2.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水平横梁AB的A端插入竖直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个轻质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该墙壁上,另一端跨过光滑小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5kg的物体,其中∠CBA=30°,重力加速度为g=10m/s2,那么,横梁AB对小滑轮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5N,方向沿着A→B方向水平向右
B. 25N,方向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
C. 50N,方向沿着∠CBD的角平分线方向与BC绳子的夹角为120°斜向上
D. 50N,方向沿着∠CBD的角平分线方向与AB横梁的夹角为30°斜向上
7.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足够长的木板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当木板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是
A.小物块的质量m="0.5" kg
B.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当水平拉力F="7" 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
D.当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时,小物块的加速度一定逐渐增大
8.
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 h 处由静止释放.某同学在研究小球落到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他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 Ox,做出小球所受弹力 F 大小随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 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弹力最大值等于 2mg
B.当 x=h+x0,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最小
C.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
D.弹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也应该是线性图象

3.填空题(共1题)

9.
.如图甲所示,为某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乙图为在该波的传播方向上某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该波的波速为10 m/s
B.该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C.若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象,那么,在t="0.15" s时刻,质点Q的坐标为(0.5 m,0)
D.若图乙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那么,在t="0.15" s时刻,质点P的坐标为(1 m,-4 cm)
E.当t=0.1s时,质点P一定正在经过平衡位置

4.解答题(共2题)

10.
如图所示,质量M=0.4kg的长薄板BC静置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在距上端B水平距离为1.2m的A处,有一个质量m=0.1kg的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以平行于斜面的速度落落在薄板BC上的B端点,并在薄板上开始向下运动,当小物体落在薄板BC上的B端时,薄板无初速度释放并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当小物块运动到薄板的最下端C点时,与薄板BC的速度恰好相等,小物块与薄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小物体在A点的初速度;
(2)薄板BC的长度.
11.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2m平板车C,在车上的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B,在小车的左边紧靠着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光滑圆形轨道,轨道底端的切线水平且与小车的上表面相平。现有一块质量也为m的小木块A从图中圆形轨道的位置处由静止释放,然后,滑行到车上立即与小木块B发生碰撞,碰撞后两木块立即粘在一起向右在动摩擦因数为的平板车上滑行,并与固定在平板车上的水平轻质小弹簧发生作用而被弹回,最后两个木块又回到小车的最左端与车保持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木块A滑到轨道最点低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
(2)AB两小木块在平板车上滑行的总路程。

5.实验题(共2题)

12.
现提供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来探究“合外力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由图可知:

(1)平衡摩擦力时,小车是否要挂纸带_____(填“要”或“不要”);
(2)在某次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三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选填“A”、“B”或“C”)点的速度才符合实验要求;

(3)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做实验,先使小车不连接橡皮筋,发现小车在木板上加速下滑。那么,在橡皮筋弹力的作用下,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橡皮筋弹力所做的功。
13.
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不计空气阻力和纸带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_____
A.秒表B.天平(砝码)
C.刻度尺D.弹簧秤
(2)在实验中,若重物的质量m="1.0" kg,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数据为从起始点O到该点的距离,若选点O为重力势能的参考点,那么,在打点B时,重物的动能为_______ J,重力势能为_______ J(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9.8" m/s2)。

(3)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的高度h。若以v2为纵坐标,以h为横坐标,那么,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v2-h的大致图像(要求采用适当标度使图像尽可能占满坐标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