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方向改变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
B.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
D.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加速曲线运动 |
2.
有关國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 |
B.如图a,功率一定,上桥过程中汽车必须使用高速档 |
C.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θ,但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 |
D.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θ,但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擦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
3.
变速自行车靠变换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档,下图是某变速车齿轮转动结构示意图,图中大齿轮A有48齿,大齿轮B有42齿,小齿轮C有12齿,小齿轮D轮有8齿。骑行者通过脚踏板以恒定的转速驱动大齿轮转动。大小齿轮通过链条连接,小齿轮转动时可带动后轮同轴转动。则骑行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比为


A.12:7 | B.16:21 | C.21:16 | D.21:1 |
4.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O、BO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45°,现由A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恰能垂直于BO落在C点,则OA与OC的比值为( )


A.![]() |
B.2∶1 |
C.3∶1 |
D.4∶1 |
5.
假设宇宙中有两颗相距无限远的行量A和B,白身球体半径分别为
和
两颗行星各自周围的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
)与运行公转周期的平方(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为卫星环绕各自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忽略行星自转的影响,







A.行星A的质量小于行星B的质量 |
B.行星A的密度大于行星B的密度 |
C.行星A的第一宇宙速度小于于行星B的第一字宙速度 |
D.行星A表面的重力加遠度大于行星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6.
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5N,它在以5m/s²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为8.1N,地球半径为R,g取10m/s²,则
A.火箭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为0.4m/s² |
B.火箭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为5m/s² |
C.火箭所在位置高地球表面的高度为5R |
D.火箭所在位置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4R |
7.
四颗地球卫星a、b、c、d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b是近地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四颗卫星相比较


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 ![]() ![]() |
B.a的角速度最大 |
C.相同时间内b走过的弧长最长 |
D.d的运行周期可能是23小时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 |
B.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让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实际意义 |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 |
D.天王星是通过计算发现的新天体,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是标量,正负不表示方向,但表示大小 |
B.一对平衡力,一个力做正功,另一个力必做负功 |
C.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可都对物体做负功 |
D.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可都对物体做正功 |
10.
图甲为一女士站在煌华的台阶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忽略扶梯对手的作用),图乙为一男士站在家乐福履带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两人相对扶梯均静止,下列关于力做功判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支持力对人不做功 |
B.甲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 |
C.乙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
D.乙图中摩擦力对人做正功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4题)
12.
如图,人以大小恒为10N的拉力通过一根轻绳拉船,人收绳的速度恒为1m/s,将船从A位置拉到B位置,A、B位置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A、B间的水平距离为4m,则( )

A. A位置船速为
B. B位置船速为2m/s
C. 船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人拉力做的功为
D. 船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人拉力做的功为

A. A位置船速为

C. 船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人拉力做的功为


13.
如图所示,M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有缺口的方形木块,abcd为圆周的光滑轨道,a为轨道的最高点,de面水平且有一定长度.今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d点的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到d处切入轨道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A.在h一定的条件下,释放后小球的运动情况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
B.改变h的大小,就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 |
C.无论怎样改变h的大小,不可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 |
D.调节h的大小,使小球飞出de面之外(即e的右面)是可能的 |
14.
如图,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A、B到圆心的距离比为2:1,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1
B. A、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 A、B的质量之比为1:2
D. A、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为1:2

A. A、B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1
B. A、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 A、B的质量之比为1:2
D. A、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为1:2
15.
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3m和2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方向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B刚离开C时,4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a,则


A.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A发生的位移为![]() |
B.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重力对A做的功为![]() |
C.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恒力F对A做的功为![]() |
D.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A做的功为![]() |
4.解答题- (共4题)
16.
如图所示,物体小C及长木板B的质量均为m=lkg,B与C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设B的右端到定滑轮足够远,C离地面高H=9m,A与B之间的动摩攘因数
=0.2,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为
=0.1。B从都止开始释放,同时A(视为质点)在B的左端以v=7m/s的初速度开始运动,且不会从B上掉下,C落地后立即停止运动不反弹,g取10m/s².求:

(1)A和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C落地前的瞬间,轻绳拉力对C做功的功率;
(3)当C落地后,A与B维续运动直至停止,则从A、B、C最开始运动到全部停止的过程中,A与B间的摩擦力对B做的总功为多少?



(1)A和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C落地前的瞬间,轻绳拉力对C做功的功率;
(3)当C落地后,A与B维续运动直至停止,则从A、B、C最开始运动到全部停止的过程中,A与B间的摩擦力对B做的总功为多少?
17.
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m。在车正前方竖直立一块半径为1.8m的圆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把心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的对地速度为
=824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减速运动,行进s=92m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对地速度
=800m/s发射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²)

(1)若L=412m,求第一发子弹留下的弹孔离靶心的距高。
(2)若L=412m,靶在第二发子弹射出的瞬间开始匀速转动。要使靶上的两个弹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求靶转动角速度的可能值;
(3)若只有一发子弹能打中靶,求L的范围。



(1)若L=412m,求第一发子弹留下的弹孔离靶心的距高。
(2)若L=412m,靶在第二发子弹射出的瞬间开始匀速转动。要使靶上的两个弹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求靶转动角速度的可能值;
(3)若只有一发子弹能打中靶,求L的范围。
18.
宇航员发现一未知天体,爾将星球的质量、密度等信息传邋回地面,字航员只有一块秒表和一个弹簧测力计,他站在星球上随显球转了一圈测得时间为
,又用弹簧秤测同一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在“两极”为F,在“赤道”上的读数是其“两极”处的90%,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显球的密度和质量;
(2)当宇航员在该星球“赤道”上时,有一颗绕该星球表面附近匀速转动的行星,其转动周期为T,己知T<
,若此时刚好在他的正上方,则过多久该行星再次出现在他的正上方?

(1)该显球的密度和质量;
(2)当宇航员在该星球“赤道”上时,有一颗绕该星球表面附近匀速转动的行星,其转动周期为T,己知T<

19.
1956年7月13 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已知解放牌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的质量为4000kg,它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2倍,g取10m/s²,求:
(1)解放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启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解放汽车以1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其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多长。
(1)解放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启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解放汽车以1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其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多长。
5.实验题- (共2题)
20.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将装有力传感器的小车放置于水平长木板上,缓慢向小桶中加入细砂,直到小车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传感器的最大示数F0,以此表示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再将小车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小桶中加入细砂,记下传感器的示数F1.

(1)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释放小车,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小车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改变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复实验,记下小车加速运动时传感器的示数F2,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F=F2﹣F0)的关系图象,不计纸带与计时器间的摩擦,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3)同一次实验中,小车加速运动时传感器示数F2与小车释放前传感器示数F1的关系是F2_____ F1(选填“<”、“=”或“>”) .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

(1)接通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释放小车,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小车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改变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复实验,记下小车加速运动时传感器的示数F2,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F=F2﹣F0)的关系图象,不计纸带与计时器间的摩擦,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3)同一次实验中,小车加速运动时传感器示数F2与小车释放前传感器示数F1的关系是F2_____ F1(选填“<”、“=”或“>”) .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
A.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应远大于小桶和砂的总质量 |
B.实验中需要将长木板右端垫高 |
C.实验中需要测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
D.用加砂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可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