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如图所示,斜面上固定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另有一截面为
圆的光滑柱状物体甲放置于斜面上,半径与甲相同的光滑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向下移动.设乙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F1,甲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2,在此过程中( )



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 |
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 |
C.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 |
D.F1缓慢减小,F2保持不变 |
2.
如图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柱体的截面图,O点为圆心,半圆柱体表面是光滑的.质量为m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静止在A处,半径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且A、O、F均在同一横截面内,则小物块对半圆柱体表面的压力为()

A.
B.
C.
D. 

A.




3.
如图所示,内壁及碗口光滑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口保持水平。A球、C球与B球分别用两根轻质细线连接,当系统保持静止时,B球对碗壁刚好无压力,图中θ=30º,则A球、C球的质量之比为()


A.1:2 | B.2:1 | C.1:![]() | D.![]() |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0 B.
g C. g D.
g

A. 0 B.


5.
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人以速度 v竖直向下匀速拉绳使质量为m的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此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则物体A的动能为( )


A.![]() | B.![]() |
C.![]() | D.![]() |
6.
将一只苹果斜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依次飞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3,图中曲线为苹果在空中运行的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 |
B.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 |
C.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重力所做的功最多 |
D.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 |
8.
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同时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v0,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出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比较它们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动量的增量Δp,正确的是( )
A.平抛过程中动量的增量Δp最大 |
B.竖直下抛过程中动量的增量Δp最大 |
C.竖直上抛过程中动量的增量Δp最大 |
D.三者一样大 |
2.选择题- (共6题)
9.
2016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这项举措_____。( )
①能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④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3.多选题- (共6题)
15.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
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率![]() |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C.取不同的倾角![]() ![]() |
D.当某次![]() |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其中∠ABC=α,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竖直墙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在F的作用下物块沿墙面匀速下滑,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A.mg+Fsinα | B.mg-Fsinα | C.μmg | D.μFcosα |
17.
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
、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 斜面的倾角
B. 物块的质量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A. 斜面的倾角
B. 物块的质量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18.
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人站在m1上用恒力F拉绳子,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位移分别为x1和x2,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此人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


A.Fx2 | B.F(x1+x2) |
C.![]() ![]() | D.![]() |
19.
某家用桶装纯净水手压式饮水器如图所示,在手连续稳定的按压下,出水速度为v,供水系统的效率为η,现测量出桶底到出水管之间的高度差H,出水口倾斜,其离出水管的高度差可忽略,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水口单位时间内的出水体积![]() |
B.出水口所出水落地时的速度![]() |
C.出水后,手连续稳定按压的功率为![]() |
D.手按压输入的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出水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 |
20.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一个人站在车上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在连续的敲打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左右往复运动 |
B.车持续向右运动 |
C.大锤、人和车租车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
D.当大锤停止运动时,人和车也停止运动 |
4.解答题- (共2题)
21.
质量为2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A和B经过ls达到同一速度,之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A和B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的质量。

(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的质量。
22.
如图所示,从A点以v0=4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6m、h=0.15m,R=0.75m,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10m/s2。求: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5.实验题- (共2题)
23.
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 F 与弹簧长度 x 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x0=______cm,劲度系数 k=______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______c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______cm.
24.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和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做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ΔEk=_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ΔEp=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k=Δ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用题中字母表示)
(2)在上述实验中,某同学改变A、B间的距离,作出的v2-d图象如图乙所示,并测得M=m,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1)某次实验测得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ΔEk=_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ΔEp=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k=ΔEp,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用题中字母表示)
(2)在上述实验中,某同学改变A、B间的距离,作出的v2-d图象如图乙所示,并测得M=m,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