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图甲所示为索契冬奥会上为我国夺得首枚速滑金牌的张虹在1000m决赛中的精彩瞬间.现假设某速滑运动员某段时间内在直道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简化为图乙,已知运动员(包括装备)总质量为60kg,在该段时间内受到的阻力恒为总重力的0.1倍,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3 s内,运动员的加速度为0.2 m/s2 |
B.在1~3 s内,运动员获得的动力是30 N |
C.在0~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12.5m/s |
D.在0~5 s内,运动员克服阻力做的功是3780 J |
2.
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度为10 m/s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路面DBA恰好可以达到顶点A,如果斜面改为AC,再让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恰好也能达到A点,则物体第二次运动具有的初速度()


A.可能大于12 m/s |
B.可能等于8 m/s |
C.一定等于10 m/s |
D.可能等于10 m/s,具体数值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
2.多选题- (共3题)
3.
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如图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到地心距离为r2.设卫星由A到B运动的时间为t,地球自转周期为T0,不计空气阻力.则()


A.![]() |
B.![]() |
C.卫星在图中椭圆轨道由A到B时,机械能增大 |
D.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
4.
.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从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所受阻力恒为F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B.![]() ![]() |
C.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
D.![]() ![]() |
5.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1 kg的带孔小球穿在固定的粗糙水平长横杆上,小球与横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某时刻小球获得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0=15 m/s,同时小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F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常数为k=0.4,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则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


A.作用力F对小球做功为0 |
B.作用力F对小球做功为-112.5 J |
C.摩擦力对小球做功为-112.5 J |
D.摩擦力对小球做功为-100 J |
3.实验题- (共2题)
6.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d=______cm.
(2)如果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小车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来反映合力做的功与动能改变关系,则他作的图象关系是下列哪一个时才能符合实验要求______.
A.s-t B.s-t2C.s-t-1D.s-t-2
(3)下列哪些实验操作能够减小实验误差______.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重物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必须保证小车从静止状态开始释放.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d=______cm.
(2)如果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小车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来反映合力做的功与动能改变关系,则他作的图象关系是下列哪一个时才能符合实验要求______.
A.s-t B.s-t2C.s-t-1D.s-t-2
(3)下列哪些实验操作能够减小实验误差______.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重物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必须保证小车从静止状态开始释放.
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所用重物的质量为200 g。实验中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B2=2gxOB,乙同学用vB=
,其中所选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运动到B点时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 J,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________ J(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发现重物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所用重物的质量为200 g。实验中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B2=2gxOB,乙同学用vB=

(2)实验中,发现重物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多选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