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0.4m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AB位于竖直平面内,轨道下端与一光滑水平直轨道相切于B点,一小球M从距圆弧轨道最高点A高度为h=0.4m处由静止释放,并恰好沿切线进入圆弧轨道,当滑到水平面上后与静止在水平面上且前端带有轻弹簧的小球N碰撞,M、N质量均为m=1kg,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M在圆弧轨道内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方向始终指向轨道圆心
B. 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M和N的速度大小都是都是2m/s
C. 轻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M、N的总动量和总动能都保持不变
D. 轻弹簧被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为6J

A. 小球M在圆弧轨道内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方向始终指向轨道圆心
B. 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M和N的速度大小都是都是2m/s
C. 轻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M、N的总动量和总动能都保持不变
D. 轻弹簧被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为6J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量大的物体,它的动能一定也大
B. 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系统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C. 一对相互作用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D. 除重力做功外,其他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A. 动量大的物体,它的动能一定也大
B. 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系统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C. 一对相互作用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D. 除重力做功外,其他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3m和m的A、B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不相连)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pA:pB=3:1
B.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3:1
C.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kA:EkB=1:3
D. 剪断细绳到两滑块脱离弹簧过程中,弹簧对A、B两滑块做功之比WA:WB=1:1

A.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pA:pB=3:1
B.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3:1
C.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kA:EkB=1:3
D. 剪断细绳到两滑块脱离弹簧过程中,弹簧对A、B两滑块做功之比WA:WB=1:1
4.
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一质量为50kg的运动员从1.8m高出自由下落到蹦床上,若从运动员接触蹦床到运动员陷至最低点经历了0.2s,则这段时间内蹦床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
A. 400N•s B. 300N•s C. 200N•s D. 100N•s
A. 400N•s B. 300N•s C. 200N•s D. 100N•s
6.
如图所示,一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左右两侧,整个系统原来静止,则当两人同时相向走动时()

A. 要使小车静止不动,甲乙速率必相等
B. 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速率必须比乙的大
C. 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须比乙的大
D. 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须比乙的小

A. 要使小车静止不动,甲乙速率必相等
B. 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速率必须比乙的大
C. 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须比乙的大
D. 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须比乙的小
2.多选题- (共2题)
7.
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尚未离开墙壁前,a与b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B. 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系统(包括弹簧)的机械能不守恒
C. a离开墙壁后,a、b系统(包括弹簧)机械能守恒
D. a离开墙壁后,a、b各自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 a尚未离开墙壁前,a与b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B. 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系统(包括弹簧)的机械能不守恒
C. a离开墙壁后,a、b系统(包括弹簧)机械能守恒
D. a离开墙壁后,a、b各自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填空题- (共1题)
9.
质量为1kg的滑块以4m/s的水平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3kg的小车,最后以共同速度运动,问共同速度为______;滑块与车的摩擦系数为0.2,则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
4.解答题- (共2题)
10.
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O点是其圆心,半径R=0.8m,OA水平、OB竖直.轨道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从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m=0.1kg的小球,小球到达轨道底端B时,恰好与静止在B点的另一个相同的小球发生碰撞,碰后它们粘在一起水平飞出,落地点C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x=0.4m.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两球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2;
(2)碰撞前瞬间入射小球的速度大小V1;
(3)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Wf.
(1)两球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2;
(2)碰撞前瞬间入射小球的速度大小V1;
(3)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Wf.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A在光滑水平面上,以大小为v0的速度向左运动,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B(可视为质点),以大小也为v0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冲上木板左端,B、A间动摩擦因数为μ,最后B不会滑离A.已知M=2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最后的速度;
(2)木板A的最短长度。

(1)A、B最后的速度;
(2)木板A的最短长度。
5.实验题- (共1题)
12.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 m1=45.0g,m2=75.0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碰撞前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________;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为___________.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 m1=45.0g,m2=75.0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碰撞前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________;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