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下列有关力以及运动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 |
C.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就越大,其运动状态也就越不容易改变 |
D.跳高运动员能从地面上跳起是因为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 |
2.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假设近地加速时,飞船以5g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g为近地的重力加速度.则质量为m的宇航员对飞船底部的压力为
A.6mg | B.5mg | C.4mg | D.mg |
3.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为“太空电梯”缆线的制造提供可能。近日,日本大林建设公司公布了建造“太空电梯”计划,希望到了2050年,人们不需要搭乘太空船,只要搭电梯就能够圆太空梦。假设有一个从地面赤道上某处连向其正上方地球同步卫星的“太空电梯”。关于“太空电梯”缆线上各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相同 | B.线速度相同 |
C.角速度相同 | D.各质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4.
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则t=
s时





A.质点M沿x轴正向移动了Im的距离 |
B.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
C.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
D.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
5.
曾因高速运行时刹不住车而引发的“丰田安全危机”风暴席卷全球,有资料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当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时,其振动的频率和车身上一些零部件的固有频率接近,使得这些零部件就跟着振动起来,当振幅达到一定时候就出现“卡壳”现象。有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又发现丰田召回后的某一维修方案,就是在加速脚踏板上加一个“小铁片”。试分析该铁片的主要作用是
A.通过增加质量使整车惯性增大 |
B.通过增加质量使得汽车脚踏板不发生振动 |
C.通过增加质量改变汽车脚踏板的固有频率 |
D.通过增加质量改变汽车发动机的固有频率 |
6.
如图所示,直线上有o、a、b、c四点,ab间的距离与bc间的距离相等,在o点处有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电势低于c点电势。若一带负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先从c点运动到b点,再从b点运动到a点,则( )


A.o点处固定点电荷带正电 |
B.前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大于后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
C.后一过程中,粒子的动能不断增大 |
D.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
7.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两个标有“6V, 3W”的小灯泡并联在副线圈的两端,当两灯泡都正常工作时,原线圈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的)的示数分别是


A.60V,O.1A | B.120V,10A | C. 60V, 0.05 A | D.120V, 0.05A |
2.选择题- (共7题)
12.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CO2与CaCl2溶液反应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有黑色晶体生成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D |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在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色蓝色沉淀 | Mg(OH)2的溶度积(Ksp)比Cu(OH)2小 |
3.多选题- (共1题)
15.
空中花样跳伞是一项流行于全世界的一种极限运动.如图甲所示是花样跳伞队员在空中摆出的莲花图案.假设某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飞机上无初速度跳下,沿竖直方向下落,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空气阻力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运动员的机械能与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
过程中的图线为曲线,
过程的图线为直线.根据该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解答题- (共3题)
16.
如图所示AB为半径R=1m四分之一光滑绝缘竖直圆弧轨道,在四分之一圆弧区域内存在着E=1×
V/m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m=lkg带电量q=1.4×
C正电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的正上方距离A点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BC段为长L=2m,与物体动摩擦因素
=0.2的粗糙绝缘水平面,CD段为倾角
=
且离地面DE高h=0.8m的斜面。求:
(1)若H=1m,物体能沿轨道AB到达最低点曰,求它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通过你的计算判断:是否存在某一H值,能使物体沿轨道AB经过最低点B后最终停在距离B点0.8m处?
(3)若高度H满足:
,请通过计算标示出物体从C处射出后打到的范围。(已知
。不需要计算过程,但要具体的位置。不讨论物体的反弹以后的情况。)






(1)若H=1m,物体能沿轨道AB到达最低点曰,求它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通过你的计算判断:是否存在某一H值,能使物体沿轨道AB经过最低点B后最终停在距离B点0.8m处?
(3)若高度H满足:



17.
轻质细线吊着一质量为m=0.42 kg、边长为L=1 m、匝数n=10的正方形线圈,其总电阻为r=1 Ω.在线圈的中间位置以下区域分布着磁场,如图甲所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m/s2)

(1)判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2)求线圈的电功率;
(3)求在t=4 s时轻质细线的拉力大小.

(1)判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2)求线圈的电功率;
(3)求在t=4 s时轻质细线的拉力大小.
18.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四象限区域内存在两个有界的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I以及匀强磁场Ⅱ,O、M、P、Q为磁场边界和x轴的交点,MP区域是真空的,OM=MP=L。在第二象限存在沿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为(-L,O)的点以速度v0沿+y方向射出,从y轴上坐标(O,2L) 的C处射入区域I,并且沿x的正方向射出区域I,带电粒子经过匀强磁场Ⅱ后第二次经过y,轴时就回到C点(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第二象限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2)区域I内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问区域Ⅱ内磁场的宽度至少为多少?
(4)粒子两次经过C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5)请你通过对粒子运动轨迹描述定性判断:带电粒子能否通过坐标为(L,10L)的点.

(1)第二象限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2)区域I内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问区域Ⅱ内磁场的宽度至少为多少?
(4)粒子两次经过C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5)请你通过对粒子运动轨迹描述定性判断:带电粒子能否通过坐标为(L,10L)的点.

5.实验题- (共3题)
19.
在“探究合力与分力关系”实验过程中,老师拍下了某同学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到位置O稳定时候的照片。
(1)请指出该同学在进行该项实验操作上的不恰当之处__________.

(2)在同学的帮助下该同学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下力的方向,由上图中两弹簧秤示数可得知力的大小。请你根据相关数据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的本题插图中作出这2力的合力____________,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____N。
(1)请指出该同学在进行该项实验操作上的不恰当之处__________.

(2)在同学的帮助下该同学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下力的方向,由上图中两弹簧秤示数可得知力的大小。请你根据相关数据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的本题插图中作出这2力的合力____________,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____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