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840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

1.单选题(共7题)

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B.伽利略研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采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
如图,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1=7N和水平向左的力F2=2N的共同作用,物体处于静止,那么
A.如果撤去力F1,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2N
B.如果撤去力F1,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
C.如果撤去力F2,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2N
D.如果撤去力F2,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宠为7N
3.
如图所示,有三段轻绳OA、OB、OC,OA=OB,∠AOB=90°,且A、B端都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轻绳OC的C端连接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绳末端B从天花板取下,保持结点O位置不动,使绳O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水平的过程,绳OA上的拉力大小用T1表示,绳OB上的拉力大小用T2表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 T2都增大
B. T1增大, T2先减小后增大
C. T1、 T2都减小
D. T1、 T2都先减小后增大
4.
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厦门杏林大桥引桥很长,坡度较小,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沿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D.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桥面的压力
5.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F缓慢增大
B.F缓慢减小
C.FN缓慢减小
D.FN大小保持不变
6.
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D.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7.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速度一定变化
B. 合力一定不为零
C. 加速度一定变化
D. 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

2.选择题(共3题)

8.

2016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这项举措_____。(    )

①能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④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9.

坐落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于2016年7月3日顺利完工。这只“观天巨眼”预计于同年9月全部竣工,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完成下列问题。

10.

设函数f(x)=loga(x﹣3a)(a>0且a≠1),当点P(x,y)是函数y=f(x)图象上的点时,点

Q(x﹣2a,﹣y)是函数y=g(x)图象上的点.

3.多选题(共4题)

11.
将一物体自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到地面之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运动过程中(  )
A.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为1∶2
B.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
C.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
D.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
12.
某物体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3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2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第1s末和第3s末的位置相同
13.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物体上,使m1m2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则(    )
A.弹簧的弹力是50N
B.弹簧的弹力是26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14.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
A.t2时刻小球动量最大
B.0- t2时间内小球所受重力冲量的大小等于t1-t2时间内弹簧弹力冲量的大小
C.t3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机械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4.解答题(共2题)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S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16.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α=53°的光滑斜面并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 m,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53°=0.8,cos53°=0.6)求:
(1) 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少;
(2) 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是多少;
(3) 若斜面顶端高H=20.8 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到达斜面底端.

5.实验题(共2题)

17.
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 F 与弹簧长度 x 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x0=______cm,劲度系数 k=______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______cm.
18.
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 。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 。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已打点的纸带,纸带上的A、B、C、D、E、F、G均为相邻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已标注在图上,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 m/s2,打C点时的速度大小vC= _____m/s。(以上结果都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