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837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8

1.单选题(共6题)

1.
以下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为0
D.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总是指向圆心
2.
小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为,该船船头垂直河岸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河水流速越大,小船渡河时间越长
B.河水流速越大,小船渡河时间越短
C.河水流速越大,小船渡河位移越大
D.河水流速越大,小船渡河位移越小
3.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且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两物块到竖直轴的距离rA>rB.则两物块(    )

A. 线速度相同    B. 角速度相同
C. 向心力相同    D. 所受的静摩擦力相同
4.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0~ls内,合外力做负功
B.在0~2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2s内,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s内,合外力做功为零
5.
如图所示为某段滑雪雪道模型图,已知雪道倾角为,总质量为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离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在他从上而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
B.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C.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mgh
D.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6.
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以相同的动能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选地面为零势能面,当两物体上升到同一高度是,它们(    )
A.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
B.具有的动能相等
C.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D.具有的机械能不相等

2.选择题(共3题)

7.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淹——{#blank#}1{#/blank#}——{#blank#}2{#/blank#}   娲——{#blank#}3{#/blank#}——{#blank#}4{#/blank#}

馅——{#blank#}5{#/blank#}——{#blank#}6{#/blank#}   假——{#blank#}7{#/blank#}——{#blank#}8{#/blank#}

8.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9.

从玉树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某男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动作,其原因不会是( )

3.多选题(共3题)

10.
(多选)从同一点沿水平方向抛出的A、B两个小球能落在同一个斜面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初速度vA、vB的关系和运动时间tA、tB的关系分别是(    )
A.B.C.D.
11.
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甲的角速度小于乙的角速度
12.
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至于因万有引力的作用吸引到一起。设两者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B.两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 m1的轨道半径大于m2的轨道半径
D. m2的轨道半径大于m1的轨道半径

4.解答题(共4题)

13.
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竖直轨道AB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然后小球从轨道口B处水平飞出,最后落在水平面上,已知小球落地点C距B处的水平距离为3R.求:

(1)小球在轨道口B处的速度;   
(2)小球到A点时对半圆轨道的压力.
14.
假设一卫星在距地面R高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
(2)卫星运行的周期.
15.
质量为2×103kg,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假设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现在汽车从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做加速直线运动,经12s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求:
(1)汽车所受的阻力;
(2)0~12s内汽车运动的位移。
16.
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物体从光滑曲面上高度H=0.8m处由静止释放,到达曲面底端时以水平方向的速度进入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传送带的上表面匀速向左运动,运动速率为v=1m/s.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m可视为质点,g取10m/s2)求:

(1)物体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
(2)若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是L=6m,物体滑上传送带后立刻移走光滑曲面,物体将从哪一边离开传送带?通过计算说明你的结论.并求物体m从滑上到离开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5.实验题(共2题)

17.
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器材做“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在实验中,该小组同学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探究小车的动能变化规律:

(1)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误差尽量小,在实验操作中,下面做法必要的是____。
A.实验前要对装置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B.实验操作时要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在利用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时,所选的两个研究点离得越近越好
D.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除实验装置图中的仪器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实验中打出昀一条纸带,现选取纸带中的AB两点来探究“动能定理”。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中已经标明了要测量的物理量。另外,小车的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请你把要探究的结果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计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