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期中)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36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2016年4月22日,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政府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引领绿色发展的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3.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快

水分子间有空隙

B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H2O分子中有H2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

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2.单选题(共4题)

4.
如图所示,用细绳将重球悬挂在竖直光滑墙上,当增加细绳长度时()
A.绳的拉力变小,墙对球的弹力变大
B.绳的拉力变小,墙对球的弹力变小
C.绳的拉力变大,墙对球的弹力变小
D.绳的拉力变大,墙对球的弹力变大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时可以是平衡力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一定是相同的
6.
如图所示,两侧河岸M、N间是流速稳定的小河,两侧河岸平行,水流速度方向向右.两小船同时从O点出发,岸上的观察者看到一小船沿OA运动,渡河时间为ta,一小船沿OB运动,渡河时间为tb,已知OA和OB关于直线OC对称,两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等,则( )
A.ta=tbB.ta<tbC.ta>tbD.无法判断
7.
如图,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   )
A.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3.多选题(共2题)

8.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滑轮悬挂起来,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均静止.现将B物体稍向左移一点,A、B两物体仍静止,则此时与原来相比( )
A.绳子拉力变大
B.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变大
C.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变大
D.物体B受到的合力变大
9.
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放在水平面上,且木板的左端用铰链固定.现将其右端缓慢地抬高,当木块刚好开始沿木板滑动时,测出当时木板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木块开始滑动前,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
B.在木块开始滑动前,木块所受的摩擦一直在减小
C.测得的动摩擦因数
D.测得的动摩擦因数

4.解答题(共2题)

10.
从某高度处以12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落地时,物体水平射程是24 m.则物体的抛出点高度是多少,落地时速度偏向角正切值是多少?
11.
一汽车重4 t,途经一圆弧形拱桥,圆弧半径为20 m.若桥最高处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94×104 N,则汽车速度多大时才能安全开过桥顶?
(g取9.8N/kg)提示:汽车过桥时不能压坏桥面也不能离开桥面.

5.实验题(共1题)

12.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F.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其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
(1)中是 .
(2)中是 .
(3)中是 .
下图是两个同学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他们得到使橡皮筋的结点拉到O点时所需的两个力F1、F2及一个力时的F,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了等效力F’,如图所示。判断两人处理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