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5.
名著填空。
①《绿色蝈蝈》是{#blank#}1{#/blank#}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
②《伊索寓言》往往以短小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其中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的故事是{#blank#}2{#/blank#}。(请写出篇名)
③《{#blank#}3{#/blank#}》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④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blank#}4{#/blank#}》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6.
名著填空。
①《绿色蝈蝈》是{#blank#}1{#/blank#}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
②《伊索寓言》往往以短小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其中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的故事是{#blank#}2{#/blank#}。(请写出篇名)
③《{#blank#}3{#/blank#}》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④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blank#}4{#/blank#}》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2.单选题- (共3题)
9.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如图所示,已知万有引力常数为G,则( )


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 |
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小 |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长 |
D.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
10.
机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轨道以恒定的功率开始运动,所受的阻力始终不变,在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
B.机车的牵引力逐渐增大 |
C.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机车动能变化相等 |
D.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机车速度变化的大小相等 |
11.
如图所示,在粗糙斜面上,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与一物块连接。开始时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释放后物块由静止开始经C点最高运动至A点。物块经过C点时弹簧弹力为0。整个上滑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弹力一直对物块做正功 |
B.弹簧弹性势能减少量等于物块重力势能增加量 |
C.弹簧弹力做功与重力做功之和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做的功 |
D.物块经过C点时速度最大 |
3.多选题- (共3题)
12.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 |
B.三个物体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
C.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D.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13.
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小球能在B处静止,现用该恒力F将小球由静止从竖直位置A拉到位置B,此时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


A.由A到B的过程中恒力F做的功等于小球势能的增量 |
B.小球将静止在B点 |
C.细线对小球做功为零 |
D.若在B点将力F撤去,小球来回摆动时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大于![]() |
14.
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开始运动,拉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用Ek、v、s、P分别表示物体的动能、速度、位移和拉力F的功率,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定性描述了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解答题- (共3题)
15.
(8分)在高1.5 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多大?(g=10 m/s2)

16.
(14分)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滑板运动。图中ABD是水平路面,BC是一段R=6.4m的拱起的圆弧路面,圆弧的最高点C比水平路面AB高出h=1.25m。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60kg。该同学自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在AB路段他单腿用力蹬地,到达B点前停止蹬地,然后冲上圆弧路段,结果到达C点时恰好对地面压力为零,以后该同学作平抛运动又落回水平路面。该同学及滑板可视为质点,不计滑板与各路段之间的摩擦力及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g取10m/s2)求:

(1)该同学在C点的速度大小;
(2)该同学落回水平地面的落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3)该同学在AB段所做的功。

(1)该同学在C点的速度大小;
(2)该同学落回水平地面的落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3)该同学在AB段所做的功。
17.
(12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4m,以v="2"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质量为100g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则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1) 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多少?
(2) 划痕的长度?
(3) 产生的热量?
(4) 传送物体电动机多做的功?

(1) 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多少?
(2) 划痕的长度?
(3) 产生的热量?
(4) 传送物体电动机多做的功?
5.实验题- (共1题)
18.
I.(6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 =" 200" 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 =" 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 9.8" m/s2,那么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
,乙同学用
。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同学。
(2)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 m/s2,从而计算出阻力f = N。
(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 。(填“能”或“不能”)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


(2)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 m/s2,从而计算出阻力f = N。
(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 。(填“能”或“不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