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30m宽的河,河水的速度为4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船不能渡过河 | B.船渡河的时间可能等于10s |
C.船渡河的速度一定为5m/s | D.船能垂直到达对岸 |
3.
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后来变为
,以
、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
、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
A.
B.
C.
D.






A.

B.

C.

D.

2.选择题- (共8题)
9.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小球状游动 ②钠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③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钠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⑤金属钠只有还原性而没有氧化性.
11.在实验室里,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 )
①Na易与O2反应
②Na易与N2反应
③Na易与H2O反应
④Na的密度小于H2O
⑤Na不与煤油反应
⑥煤油比钠的密度小,钠放入其中可与空气隔绝.
12.在实验室里,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 )
①Na易与O2反应
②Na易与N2反应
③Na易与H2O反应
④Na的密度小于H2O
⑤Na不与煤油反应
⑥煤油比钠的密度小,钠放入其中可与空气隔绝.
3.多选题- (共2题)
13.
如图所示为质量为m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图像,Oa段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水平直线,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且功率恒定 |
B.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为![]() ![]() |
C.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于![]() |
D.在全过程中,t1时刻的牵引力及其功率都是最大值 |
14.
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用力推着一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t=0时撤去推力,0~6s内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0~1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与1~6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5 |
B.0~1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1~6s内重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5:1 |
C.0~ls内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与1~6s内摩擦力平均功率之比为1:1 |
D.0~1s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与1~6s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5 |
4.解答题- (共2题)
15.
如图所示,光滑细圆管轨道AB部分平直,BC部分是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C为半圆的最高点.有一质量为m、 半径较管道略小的光滑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射入圆管.
(1)若要小球从C端出来,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2)在小球从C端出来瞬间,对管壁压力有哪几种情况,初速度v0各应满足什么条件?
(1)若要小球从C端出来,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2)在小球从C端出来瞬间,对管壁压力有哪几种情况,初速度v0各应满足什么条件?

16.
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太阳发出的光经过时间t到达地球。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根据以上条件推算太阳的质量M与地球的质量m之比。(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它们的大小)
5.实验题- (共2题)
17.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实验时,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安装弧形槽时,必须使槽的末端的切线方向保持水平 |
B.每次进行实验时,都要让小球从同一位置开始由静止释放 |
C.在实验过程中,小球与槽的摩擦不可避免,但这并不影响实验结果 |
D.为了得到实验结果,不要忘记用天平称出小球的质量 |
18.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一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打点计时器水平地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长约0.5 m的纸带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③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④换几条纸带,重做上面的实验
⑤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第一、二两点间距接近2 mm,且点迹清楚的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O点的位置,依次再取四个计数点A、B、C、D.求出相应位置对应的速度及其下落的高度
⑥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⑦根据以上测得数据计算相应的
v2和gh的值.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以上操作有错误的是 ;
(2)实验中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起始点,A、B、C、D为四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所选用电源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用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OA="11.13" cm,OB="17.69" cm,OC="25.90" cm.,在计数点A和B之间,B和C之间各还有一个点,重锤的质量为m="1.5" kg,根据以上数据,当打点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 ,这时它的动能是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取9.8 m/s2)

(3)实验中往往出现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主要原因是
。
①将打点计时器水平地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长约0.5 m的纸带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③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④换几条纸带,重做上面的实验
⑤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第一、二两点间距接近2 mm,且点迹清楚的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O点的位置,依次再取四个计数点A、B、C、D.求出相应位置对应的速度及其下落的高度
⑥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⑦根据以上测得数据计算相应的

(1)以上操作有错误的是 ;
(2)实验中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起始点,A、B、C、D为四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所选用电源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用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OA="11.13" cm,OB="17.69" cm,OC="25.90" cm.,在计数点A和B之间,B和C之间各还有一个点,重锤的质量为m="1.5" kg,根据以上数据,当打点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 ,这时它的动能是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取9.8 m/s2)

(3)实验中往往出现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主要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