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828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4题)

1.
在真空中有A和B两个点电荷,它们所带电荷分别为QA和QB,如果QA=5QB,则A电荷受到B电荷的作用力是B电荷受到A电荷作用力的
A.1倍B.C.5倍D.25倍
2.
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P和EQ,电势分别为φP和φQ,则(  )
A.EP>EQ,φPQ
B.EP>EQ,φPQ
C.EP<EQ,φPQ
D.EP<EQ,φPQ
3.
两块大平行金属板A,B间存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场强方向由B指向A,并将B板接地作为零电势点,如图所示,现将正电荷逆着电场线方向由A板移到B板,若用x表示移动过程中该正电荷到A板的距离,则其电势能Ep随x变化的图线为图中的(  )
A.B.C.D.
4.
如图所示,表示在一个电场中的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跟它所受的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各点的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电场)
B.四点场强大小的关系是Ed>Ea>Eb>Ec
C.四点场强大小的关系是Ea<Eb<Ed<Ec
D.四点场强大小的关系是Ea>Eb>Ec>Ed

2.选择题(共6题)

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 {#mathml#}cosA2=255ABAC=15{#/mathml#} .
6.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c=2a,bsinB﹣asinA= {#mathml#}12{#/mathml#} asinC,则sinB等于(   )
7.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c=2a,bsinB﹣asinA= {#mathml#}12{#/mathml#} asinC,则sinB等于(   )
8.如图(1)所示,已知四边形SBCD是由直角△SAB和直角梯形ABCD拼接而成的,其中∠SAB=∠SDC=90°,且点A为线段SD的中点,AD=2DC=1,AB=SD,现将△SAB沿AB进行翻折,使得二面角S﹣AB﹣C的大小为90°,得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连接SC,点E、F分别在线段SB、SC上.

9.如图(1)所示,已知四边形SBCD是由直角△SAB和直角梯形ABCD拼接而成的,其中∠SAB=∠SDC=90°,且点A为线段SD的中点,AD=2DC=1,AB=SD,现将△SAB沿AB进行翻折,使得二面角S﹣AB﹣C的大小为90°,得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连接SC,点E、F分别在线段SB、SC上.

10.如图(1)所示,已知四边形SBCD是由直角△SAB和直角梯形ABCD拼接而成的,其中∠SAB=∠SDC=90°,且点A为线段SD的中点,AD=2DC=1,AB=SD,现将△SAB沿AB进行翻折,使得二面角S﹣AB﹣C的大小为90°,得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连接SC,点E、F分别在线段SB、SC上.

3.填空题(共1题)

11.
电荷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10-5J的功,再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了1.2×10-5J的功,则电荷从A点移到B点,再从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_____J;如果规定A点为零势点,则φB=__________V.

4.解答题(共1题)

12.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细圆管弯成半径为R的半圆形,固定在竖直面内,管口B、C的连线水平。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从B点正上方的A点自由下落,A、B两点间距离为4R。从小球(小球直径小于细圆管直径)进入管口开始,整个空间突然加上一个斜向左上方的匀强电场,小球所受电场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重力等大反向,结果小球从管口C处离开圆管后,又能经过A点。设小球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
(3)小球经过管口C处时对圆管壁的压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