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2.单选题- (共3题)
4.
如图所示,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从静止同时释放,则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


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 | B.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 |
C.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 D.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 |
5.
静电透镜是利用静电场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的一种装置.其中某部分静电场的分布如题3图所示,虚线表示这个静电场在纸平面内的一簇等势线,等势线的形状为轴对称图形,等势线的电势沿
轴正向增加,且相邻两等势线的电势差相等.一个电子从
点平行
轴射入电场中,从
点传穿出电场后会聚到
轴上.则







A.电子沿![]() |
B.电子在![]() ![]() |
C.电子穿过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力始终做正功 |
D.电子穿过电场的过程中,电场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6.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和Q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均为l的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如果让P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


A.0 | B.![]() | C. ![]() | D.2B0 |
3.多选题- (共3题)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


A.无摩擦力 |
B.支持力等于(m+M)g |
C.支持力为(M+m)g-Fsin θ |
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 θ |
8.
如图所示,水平长直导线MN中通以M到N方向的恒定电流,用两根轻质绝缘细线将矩形线圈abcd悬挂在其正下方.开始时线圈内不通电流,两细线内的张力均为T,当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I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减小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方向为a→d→c→b→a |
B.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方向为a→b→c→d→a |
C.当线圈中电流变为I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为零 |
D.当线圈中电流变为I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为零 |
9.
环型对撞机是研究高能粒子的重要装置,其核心部件是一个高真空的圆环状空腔。若带电粒子初速度为零,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沿圆环切线方向注入对撞机的环状空腔内,腔内存在着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带电粒子将被局限在圆环状腔内运动。要维持带电粒子在圆环内做半径确定的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比荷q/m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大 |
B.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比荷q/m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小 |
C.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不管加速电压U多大,粒子运动的周期都不变 |
D.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加速电压U越大,粒子运动的周期越小 |
4.填空题- (共1题)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E.在阳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教室空气中飞舞的灰尘做无规则运动,灰尘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
B.对于同一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
C.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
D.用活塞压缩气缸内的理想气体,对气体做了3.0x105)的功,同时气体向外界放出1.5×105J的热量,则气体内能增加了1.5×105J |
5.解答题- (共3题)
11.
如图所示,ABC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绝缘圆弧轨道,圆弧半径为R.A点与圆心O等高,B、C点处于竖直直径的两端.PA是一段绝缘的竖直圆管,两者在A点平滑连接,整个装置处于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管内与C点等高处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小球离开圆管进入圆弧轨道运动。已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g为重力加速度),小球运动过程中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忽略圆管和轨道的摩擦阻力。求:

(1)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小球在圆弧轨道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为多少?


(1)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小球在圆弧轨道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为多少?
12.
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y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右侧广大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1=2N/C.y轴的左侧广大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1T.电场方向竖直向上,E0=2N/C.t=0时刻,一个带正电的质点在O点以v=2m/s的初速度沿着与x输负方向成45°角射入y轴的左侧空间,质点的电荷量为q=l.0×10-6C,质量为M=2.0×10-7kg,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质点从O点射入后第一次通过y轴的位置;
(2)质点从O点射入到第一次通过y轴所时间;
(3)质点从O点射入后第四次通过y轴的位置.

(1)质点从O点射入后第一次通过y轴的位置;
(2)质点从O点射入到第一次通过y轴所时间;
(3)质点从O点射入后第四次通过y轴的位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