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他们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对他们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比较光滑,摩擦力小 |
B.“一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
C.“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和石头相碰时石头撞击鸡蛋的力大于鸡蛋撞击石头的力 |
D.“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
2.
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乙
B. 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
C. 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替代的有乙、丙
D. 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丁

A. 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乙
B. 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
C. 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替代的有乙、丙
D. 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丁
3.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
B.重物M做变速直线运动 |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2ωL |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3题)
6.
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为:x=10t﹣5t2(m),t的单位为s.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
B.物体回到x=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10m/s |
C.t=2s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 |
D.0~3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
8.
质量为m的物块甲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于其左端,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乙以4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 )

A. 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属于内力作用,故系统动量守恒
B. 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
C. 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5m/s
D. 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m/s,也可能为0

A. 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属于内力作用,故系统动量守恒
B. 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
C. 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5m/s
D. 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m/s,也可能为0
4.填空题- (共1题)
9.
1935年在苏联的一条直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因蒸汽不足而停驶,驾驶员把货车厢甲(如图所示)留在现场,只拖着几节车厢向前方不远的车站开进,但他忘了将货车厢刹好,使车厢在斜坡上以4m/s的速度匀速后退,此时另一列火车乙正以16m/s的速度向该货车厢驶来,驾驶技术相当好的驾驶员波尔西列夫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结果恰好接住了货车厢甲,从而避免了相撞,设列车乙刹车过程和加速倒退过程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求波尔西列夫发现货车厢甲向自己驶来而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是_____m.

5.解答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
,A的初速度
,方向沿斜面向下,已知斜面足够长,B离地面足够高,A.B均可看成质点,绳子的质量不计且始终绷紧(
,
,
)。

(1)若A与斜面间无摩擦,A.B均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B的质量
;
(2)若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将B换成质量为
的物体,求物体A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物体A在
内通过的路程?






(1)若A与斜面间无摩擦,A.B均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B的质量

(2)若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1.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多长?

12.
如图所示,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管弯成的“S”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其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均为R="0.2m" 的半圆平滑对接而成(圆的半径远大于细管内径).轨道底端A与水平地面相切,顶端与一个长为l=0.9m的水平轨道相切B点.一倾角为θ=37°的倾斜轨道固定于右侧地面上,其顶点D与水平轨道的高度差为h=0.45m,并与其它两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0.1kg"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A点被弹射入“S”形轨道内,沿轨道ABC运动,并恰好从D点无碰撞地落到倾斜轨道上.小物体与B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小物体从B点运动到D点所用的时间;
(2)小物体运动到B点时对“S”形轨道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3)小物体在A点获得的动能.
(1)小物体从B点运动到D点所用的时间;
(2)小物体运动到B点时对“S”形轨道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3)小物体在A点获得的动能.

6.实验题- (共2题)
13.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F,比较这个实测合力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等;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①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②在物理学中跟力一样,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还有_____(至少写出三个,要求写名称,不得用符号表示).
A.用铅笔和直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细绳方向画直线,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 |
C.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 方向,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用图钉固定,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 |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①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②在物理学中跟力一样,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还有_____(至少写出三个,要求写名称,不得用符号表示).

14.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他们将拉力传感器一端与细绳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用拉力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器记录小车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小车后面的打点计时器,通过拴在小车上的纸带,可测量小车匀加速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图乙中的纸带上A、B、C为三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打点计时器所打的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交流电源.

(1)由图乙,AB两点间的距离为S1=3.27cm,AC两点间的距离为S2=_____cm,小车此次运动经B点时的速度vB=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除了前面提及的器材及已测出的物理量外,实验中还要使用_____来测量出_____;
(3)由于小车受阻力f的作用,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需尽可能降低小车所受阻力f的影响,以下采取的措施中必要的是_____
A.适当垫高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使未挂钩码的小车被轻推后恰能拖着纸带匀速下滑
B.应使钩码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加上传感器)的总质量M
C.定滑轮的轮轴要尽量光滑.

(1)由图乙,AB两点间的距离为S1=3.27cm,AC两点间的距离为S2=_____cm,小车此次运动经B点时的速度vB=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要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除了前面提及的器材及已测出的物理量外,实验中还要使用_____来测量出_____;
(3)由于小车受阻力f的作用,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需尽可能降低小车所受阻力f的影响,以下采取的措施中必要的是_____
A.适当垫高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使未挂钩码的小车被轻推后恰能拖着纸带匀速下滑
B.应使钩码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加上传感器)的总质量M
C.定滑轮的轮轴要尽量光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