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多选)一条河宽100 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 m/s,水流速度是5 m/s,则( )
A.该船能垂直河岸横渡到对岸 |
B.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过河所用的时间最短 |
C.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船的位移最小,是100 m |
D.该船渡到对岸时,船沿岸方向的位移可能小于100 m |
2.
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

A. 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 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 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 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A. 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 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 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 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3.
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
B. 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
C.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D.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

A.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
B. 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

C.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D. 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
4.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5.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
A.10 N | B.102 N | C.103 N | D.104 N |
6.
如图所示,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以动量p1=4 kg·m/s和p2=6 kg·m/s(向右为参考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A球追上B球并与之碰撞的过程中,两小球的动量变化量Δp1和Δp2可能分别为( )


A.-2 kg·m/s, 3 kg·m/s | B.-8 kg·m/s, 8 kg·m/s |
C.1 kg·m/s, -1 kg·m/s | D.-2 kg·m/s, 2 kg·m/s |
2.多选题- (共5题)
7.
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过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小于![]() |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
C.从P到Q阶段,动能逐渐变小 |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8.
如图所示为汽车的加速度和车速倒数1/v的关系图像。若汽车质量为2×103 kg,它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且行驶中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30 m/s,则( )


A.汽车所受阻力为2×103 N |
B.汽车在车速为15 m/s时,功率为6×104W |
C.汽车匀加速的加速度为4m/s2 |
D.汽车匀加速所需时间为5 s |
9.
如图,一内壁为半圆柱形的凹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内壁光滑且半径为R,直径水平;在内壁左侧的最髙点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P,将p由静止释放,则( )


A.P在下滑过程中,凹槽对P的弹力不做功 |
B.P在到达最低点前对凹槽做正功,从最低点上升过程中对凹槽做负功 |
C.m和M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D.凹槽的最大动能是![]() |
10.
如图所示,在摩擦力不计的水平面上,放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小车左端放一只箱子,其质量为m,水平恒力F把箱子拉到小车的右端;如果第—次小车被固定在地面上,第二次小车没固定,可沿水平面运动,在上述两种情況下( )


A.F做的功第二次多 |
B.箱子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
C.箱子获得的动能一样多 |
D.由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不—样多 |
11.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高点为B,B点与A点的高度差为h,则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动能损失了![]() |
B.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
C.物体机械能损失了mgh |
D.物体机械能损失了![]() |
3.解答题- (共4题)
12.
汽车
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
,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
.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
车向前滑动了
,
车向前滑动了
·已知
和
的质量分别为
和
·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
,求

(1)碰撞后的瞬间
车速度的大小
(2)碰撞前的瞬间
车速度的大小













(1)碰撞后的瞬间

(2)碰撞前的瞬间

13.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直轨道ab与半径为R=0.4m的竖直半圆形粗糙轨道bc相切,xab=3.2m,且d点是ab的中点。一质量m=2kg的小球以v0=8m/s初速度沿直轨道ab向右运动,小球进入半圆形轨道后能通过c点,然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直轨道上的d点,则求:

(1)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挤压力;
(2)通过轨道bc时克服摩擦力做功。

(1)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挤压力;
(2)通过轨道bc时克服摩擦力做功。
14.
某滑沙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某旅游者乘滑沙橇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最后停在水平沙面上的C点.设滑沙橇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和水平面连接处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橇上不动,若测得AC间水平距离为x,A点高为h,求滑沙橇与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5.
光滑水平面上,用弹簧相连接的质量均为2kg的A、B两物体都以v0=6m/s的速度向右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kg的物体C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与C发生碰撞后粘合在一起运动,在以后的运动中,求:

(1)弹性势能最大值为多少?
(2)当A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多少?

(1)弹性势能最大值为多少?
(2)当A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多少?
4.实验题- (共2题)
16.
采用让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

(1)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正确的是(_____)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
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
计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瞬时速度v。
(2)甲同学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连续打出的5个点A、B、C、D、E,测出A点与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从起始点O开始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EP=__________,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__________。在误差充许的范围内,如果△EP=△EK,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3)乙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时间隔取一个计数点,依次为1、2、3、4、5、6、7,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正确求出打相应点时的速度v。各计数点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他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描点作出v2-h图线。由图线可知,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__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__________,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1)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正确的是(_____)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瞬时速度v。
(2)甲同学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连续打出的5个点A、B、C、D、E,测出A点与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从起始点O开始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EP=__________,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__________。在误差充许的范围内,如果△EP=△EK,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3)乙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时间隔取一个计数点,依次为1、2、3、4、5、6、7,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正确求出打相应点时的速度v。各计数点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计数点 | 1 | 2 | 3 | 4 | 5 | 6 | 7 |
h/m | 0.124 | 0.194 | 0.279 | 0.380 | 0.497 | 0.630 | 0.777 |
v/(m·s-1) | | 1.94 | 2.33 | 2.73 | 3.13 | 3.50 | |
v2/(m2·s-2) | | 3.76 | 5.43 | 7.45 | 9.80 | 12.25 | |
他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描点作出v2-h图线。由图线可知,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__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__________,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17.
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
,
(2) 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_____
A.m1>m2,r1>r2 B. m1>m2,r1<r2
C. m1>m2,r1=r2 D. m1<m2,r1=r2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用(1)中测量的量表示)

(1)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


(2) 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_____
A.m1>m2,r1>r2 B. m1>m2,r1<r2
C. m1>m2,r1=r2 D. m1<m2,r1=r2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用(1)中测量的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