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25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17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圆环B的质量为m,通过绳子连结在一起,圆环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开始时连接圆环的绳子处于水平,长度l=4 m,现从静止释放圆环。不计定滑轮和空气的阻力,取g=10 m/s2,若圆环下降h=3m时的速度v=5m/s,则A和B的质量关系()
A.B.C.D.
2.
如图所示,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中ABC是以O为圆心的一段圆弧,位于竖直平面内。现有一小球从水平桌面的边缘P点向右水平飞出,该小球恰好能从A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C.D.
3.
如图所示,a、b为两个固定的带正电q的点电荷,相距为L,通过其连线中点O作此线段的
垂直平分面,在此平面上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为L的圆周,其上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
为-q的点电荷c做匀速圆周运动,则c的速率为(   )
A.B.C.D.

2.选择题(共2题)

4.

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是(   )

5.

如图所示BC//DE,∠1=108°,∠AED=75°,则∠A的大小是(   )

3.多选题(共4题)

6.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取g=10m/s2,则:(   )
A.滑块的质量m=4kg
B.木板的质量M=2kg
C.当F=8 N时滑块加速度为2m/s2
D.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1
7.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8.
(多选)如练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三颗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b、c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a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R,此时a、b恰好相距最近.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A.发射卫星b时速度要大于11.2 km/s
B.卫星a的机械能小于卫星b的机械能
C.若要卫星c与b实现对接,可让卫星c加速
D.卫星a和b下一次相距最近还需经过t=
9.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三点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已知电场线平行于所在的平面,一个电荷量 C的点电荷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 J,由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 J,为方便计算,设B点电势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两点的电势差 V
B.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C.负电荷由C点移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D.该电场的场强为1

4.解答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为光电计时器的实验简易示意图.当有不透光物体从光电门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光滑水平导轨MN上放置两个相同的物块A和B,左端挡板处有一弹射装置P,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今将挡光效果好,宽度为d=3.6×10-3 m的两块黑色磁带分别贴在物块A和B上,且高出物块,并使高出物块部分在通过光电门时挡光.传送带水平部分的长度L=8 m,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v=6 m/s匀速转动.物块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质量mA=mB=1 kg.开始时在A和B之间压缩一轻弹簧,锁定其处于静止状态,现解除锁定,弹开物块A和B,并迅速移去轻弹簧,两物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读数均为t=9.0×10-4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
(2)求物块B在传送带上向右滑动的最远距离sm
(3)若物块B返回水平面MN后与被弹射装置P弹回的物块A在水平面上相碰,且A和B碰后互换速度,则弹射装置P至少应以多大速度将A弹回,才能在A、B碰后使B刚好能从Q端滑出?此过程中,滑块B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为多大?

5.实验题(共1题)

11.
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00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0m/s2,小球质量m=0.200k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刻




速度(m/s)
4.99
4.48
3.9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__________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_________J,动能减少量=________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造成不严格相等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