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月考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25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4题)

1.
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整个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增加
B.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
C.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D.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
2.
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以O点为圆心的圆,AB、CD分别为这个圆沿竖直和水平方向的直径,该圆处于静电场中。将带负电荷的小球从O点以相同的动能分别沿竖直平面向不同方向射出,小球会沿圆所在平面运动并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已知小球从O点分别到A、B两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相同,小球到达D点时的电势能最大。若小球只受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电场可能是位于C点的正点电荷形成的
B. 小球到达B点时的动能等于到达点A时的动能
C. 小球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与它在圆周上其他各点相比最小
D. 小球到达A点时的电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与它在圆周上其他各点相比最小
3.
[选修3-4]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P是离原点x1= 2m的一个介质质点,Q是离原点x2= 4m的一个介质质点,此时离原点x3= 6m的介质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
A.这列波的波长为λ = 2m
B.乙图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的振动图像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v = 3m/s
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上
4.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B.由公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q成反比
C.根据公式Uab=Ed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a、b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
D.正电荷从电势高的点运动到电势低的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2.多选题(共1题)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读数为5.3115cm
B.图乙可知弹簧原长2cm
C.图丙是利用放大的物理思想
D.图丁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先打开电源,后释放小车
E. 图丁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m关系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F. 图丁做“探究动能定理”,抬高木板,当小车自由下滑时,平衡摩擦力

3.解答题(共3题)

6.
(19分)如图所示,一个物块A(可看成质点)放在足够长的平板小车B的右端,A、B一起以v0的水平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左滑行.左边有一固定的竖直墙壁,小车B与墙壁相碰,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前、后无动能损失.已知物块A与小车B的水平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1)若A、B的质量均为m,求小车与墙壁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物块A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和方向;
(2)若A、B的质量比为k,且k<1,求物块A在小车B上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物块A对地的位移大小;
(3)若A、B的质量比为k,且k=2,求小车第一次与墙壁碰撞后的运动过程所经历的总时间.
7.
(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长直水平面上,用水平细线紧绕在半径为R、质量为2m的薄壁圆筒上.t=0时刻,圆筒在电动机带动下由静止开始绕竖直中心轴转动,转动中角速度满足ω=βt(β为已知常数),物块和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块运动中受到的拉力.(2)从开始运动至t=t1时刻,电动机对物块做了多少功?
8.
如图所示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报警的响声.已知27℃时,空气柱长度L1为20cm . 此时水银柱上表面与导线下端的距离L2为10cm . 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为8cm  , 大气压强为75cmHg .
​   
(1)当温度达到多少℃时,报警器会报警?   
(2)如果要使该装置在87℃时报警,则应该再往玻璃管内注入多少cm高的水银柱?

4.实验题(共1题)

9.
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正温度系数电阻器( P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增大,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热敏电阻的这种特性,常常应用在控制电路中,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x(常温下阻值约为)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如图所示. 
A.电流表(量程100mA,内阻约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
C.电压表(量程3.0V,内阻约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约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应选择的器材为:电流表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如图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图_________. 

③该小组测出热敏电阻U-I图线如图曲线I所示,请分析说明该热敏电阻是______热敏电阻(填“PTC”或“NTC”). 
④该小组又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了热敏电阻R2U-I图线如图曲线Ⅱ所示.然后又将热敏电阻分别与某电池组连成电路如图所示.测得通过的电流分别为0. 30A和0.60A,则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