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15 s末两车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A.a车的速度变化比b车快 |
B.出发前a车在b车之前75 m处 |
C.出发前b车在a车之后150 m处 |
D.相遇前a、b两车的最远距离为50 m |
2.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物体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物体B受到斜面体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斜面体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斜面体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
D. 将细绳剪断,若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水平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A. 物体B受到斜面体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斜面体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斜面体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
D. 将细绳剪断,若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水平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3.
科学家经过深入观测研究,发现月球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并且将越来越暗.有地理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鹉螺化石,发现其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年轮一样的功能,螺纹分许多隔,每隔上波状生长线在30条左右,与现代农历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研究显示,现代鹦鹉螺的贝壳上,生长线是30条,中生代白垩纪是22条,侏罗纪是18条,奥陶纪是9条.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地球半径为6400km,现代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始终将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圆周轨道,由以上条件可以估算奥陶纪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
A.1.7×108m | B.8.4×108m | C.1.7×107m | D.8.4×107m |
2.多选题- (共2题)
4.
轻杆的一端通过光滑的绞链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最初杆处于水平地面上。当杆在外力的作用下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弹力的方向一定沿杆 | B.所受弹力一直减小 |
C.所受合力不变 | D.所受弹力始终做正功 |
5.
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为ND段电势最低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2为等量异种电荷 |
B.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
C.C、D两点间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 |
D.将一负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3.解答题- (共2题)
6.
如图所示,一块足够大的光滑平板放置在水平面上,能绕水平固定轴MN调节其与水平面所成的倾角.板上一根长为l=0.60m的轻细绳,它的一端系住一质量为
的小球P ,另一端固定在板上的O点.当平板的倾角固定为
时,先将轻绳平行于水平轴MN拉直,然后给小球一沿着平板并与轻绳垂直的初速度v0=3.0m/s .若小球能保持在板面内作圆周运动,倾角
的值应在什么范围内?(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7.
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一质量为m的小车若以速度v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

(1)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
(2)若以速度v0(已知)撞击,将导致轻杆右移
,求小车与弹簧分离时速度(k未知)
(3)在(2)问情景下,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vm(k未知)

(1)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
(2)若以速度v0(已知)撞击,将导致轻杆右移

(3)在(2)问情景下,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vm(k未知)
4.实验题- (共1题)
8.
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小车所受拉力及其速度可分别由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记录下来.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距离L=48.0 cm的长木板的A、B两点.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B. ,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 ;
C.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轻质小盘(盘中放置砝码)相连;
D.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E.改变小盘中砝码的数量,重复D的操作。
请将以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由以上实验可得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
(2)某同学用描点法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了由实验测得的a-F图线,可能是下面的哪些图像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B. ,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 ;
C.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轻质小盘(盘中放置砝码)相连;
D.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E.改变小盘中砝码的数量,重复D的操作。
请将以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由以上实验可得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
(2)某同学用描点法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了由实验测得的a-F图线,可能是下面的哪些图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