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239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4题)

1.
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保持2m/s不变,两端A、B间距离为3m,一物块从B端以初速度v0=4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4,g=10m/s2。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过程中的速度 时间图像是:( )

A.  B.    C.     D.
2.
如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在斜面底端A点正上方高度为10m处的O点,以5 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撞在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g=10m/s2
A.2sB.sC.1sD.0.5s
3.
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时刻振子的位移时刻时刻。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A.0.1 m,B.0.1 m, 8sC.0.2 m,D.0.2 m,8s
4.
空间某区域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电性未知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若A、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为h,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大小关系为
B. 若,则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C. 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D. 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2.多选题(共4题)

5.
如图所示,一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重G1,人重G2,人站在木箱里用力F向上推木箱,则(    )
A.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F
B.木箱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G2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2F
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为G1+G2
6.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EK代表动能,E代表机械能,EP代表势能,a代表加速度,x代表路程。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7.
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B球在前,A球在后,,当A球与B球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可能为
A.vA=4m/s,vB=4m/s
B.vA=2m/s,vB=5m/s
C.vA=-4m/s,vB=6m/s
D.vA=7m/s,vB=2.5m/sE.vA=3m/s,vB=4.5m/s
8.
一圆形闭合线圈,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垂直,下述哪些情况线圈中的电流将变为原来的一半
A.使线圈匝数减少一半
B.使线圈面积减少一半(仍为圆形)
C.使线圈半径减少一半
D.使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减小一半

3.解答题(共4题)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1=0.2kg,大小可忽略不计的物块A以v1=3m/s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质量为m2=0.1kg的木板B的左端,同时木板B以v2=1m/s水平向左运动,AB间动摩擦因数μ=0.5,水平面光滑,木板B的长度L=0.5m,g=10m/s2。求:从物块A滑上木板B至滑离木板B的过程中A对B的冲量大小。
10.
(14分)宇航员乘坐航天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绕月运行。经过多次变轨最后登上月球。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铅球从高度为h处释放,二者经时间t同时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半径为R,求:
(1)月球的质量(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
(2)航天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与高度为H圆轨道运行速度之比。
11.
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时刻波形如下图实线所示,t2=0.05 s时刻波形如下图虚线所示。若周期大于,则最小波速和最大波速分别是多少?方向如何?
12.
如图所示,边界PQ以上和MN以下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4BPQMN间距离为2d,绝缘板EFGH厚度不计,间距为d,板长略小于PQMN间距离,EFGH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有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电量为q,从EF的中点S射出,速度与水平方向成30°角,直接到达PQ边界并垂直于边界射入上部场区,轨迹如图所示,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与绝缘板相碰时无能量损失且遵循反射定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粒子能再回到S点。(粒子重力不计) 求:

(1)粒子从S点出发的初速度v
(2)粒子从S点出发第一次再回到S点的时间;
(3)若其他条件均不变,EF板不动,将GH板从原位置起向右平移,且保证EFGH区域内始终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若仍需让粒子回到S点(回到S点的运动过程中与板只碰撞一次),则GHEF的垂直距离x应满足什么关系?(用d来表示x)

4.实验题(共1题)

13.
(9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两物块A和B 用轻质细绳连接跨过轻质定滑轮,B下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开始时保持A、B静止,然后释放物块B,B可以带动A拖着纸带运动,该同学对纸带上打出的点进行测量和计算,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天平测出A、B两物体的质量,mA=" 150" g,mB ="50" g。

(1)在实验中获取如图乙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测得x1=38.89cm,x2=3.91cm,x3=4.09cm,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从0运动到5的过程中,物块A和B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动能增加量为 J(取g =9.8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由于疏忽没有测量纸带上开始一段距离,但是利用该纸带做出与A下落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 (用a、b和c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