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小球A、B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两个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间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静电力分别对球A和球B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 |
B.因两个小球所受静电力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
C.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小 |
D.当小球所受静电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 |
2.
如图所示,质量为0.5 kg的小球在距离车底面高20 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平抛,落在以7.5 m/s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敞篷小车中,车底涂有一层油泥,车与油泥的总质量为4 kg,设小球在落到车底前瞬时速度是25 m/s,g取10 m/s2,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是( )


A.5 m/s |
B.4 m/s |
C.8.5 m/s |
D.9.5 m/s |
3.
质量为60 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的缓冲时间是1.2 s,安全带长5 m,不计空气阻力影响,g取10 m/s2,则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 )
A.100 N | B.500 N | C.600 N | D.1 100 N |
4.
如图所示,车厢长度为L,质量为M,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车厢内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与车厢壁来回碰撞n次后,静止在车厢中,此时车厢速度为( )


A.0 |
B.v0,水平向右 |
C.mv0/(M—m),水平向右 |
D.mv0/(M+m),水平向右 |
5.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球,其动量大小分别为10kg·m/s与15kg·m/s,方向均为向东,A球在B球后,当A球追上B球后,两球相碰,则相碰以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分别为:
A.10kg·m/s,15kg·m/s | B.8kg·m/s,17kg·m/s |
C.12kg·m/s,13kg·m/s | D.-10kg·m/s,35kg·m/s |
2.选择题- (共2题)
6.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记载:赵武灵王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日:“吾国东有齐,北有燕,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于是出现胡服令,而招骑射焉。近代史学家梁启超盛赞赵武灵王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重要基础
7.甲乙两列火车相距为1000m,并分别以12m/s和8m/s的速度相向行驶.在两火车间有一个信鸽以22m/s的速率飞翔其间,当这只鸽子以22m/s的速率遇到火车甲开始,立即掉头飞向火车乙,遇到火车乙时又立即掉头飞向火车甲,如此往返飞行,当火车间距减小为零时,求:
3.多选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坂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mC=2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碰撞,则( )


A.碰撞后C的速度为3m/s |
B.A、C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为0 |
C.A、C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为12J |
D.从A与C碰撞结束时到与B的速度相等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3J |
9.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分别在水平拉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分别经过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然后撤去F1、F2、,甲、乙两物体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其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


A.若F1、F2作用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S1、S2,则S1>S2 |
B.若整个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 S1、S2,则S1>S2 |
C.若F1、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W1>W2 |
D.若F1、F2的冲量分别为I1,I2,则I1>I2 |
4.解答题- (共4题)
10.
平板车停在水平光滑的轨道上,平板车上的人从固定在车上的货厢边沿水平方向顺着轨道方向跳出,落在平板车地板上的A点,A点距货厢的水平距离为L=4m,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车连同货厢的质量为M=4m,货厢高度为h=1.25m,求:
(1)在人跳出后到落到地板过程中车的反冲速度.
(2)人落在平板车地板上并站稳以后,车还运动吗?车在地面上移动的位移是多少?

(1)在人跳出后到落到地板过程中车的反冲速度.
(2)人落在平板车地板上并站稳以后,车还运动吗?车在地面上移动的位移是多少?
11.
如图所示,一光滑弧形轨道末端与一个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平滑连接,两辆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车(大小可忽略),中间夹住一轻弹簧后连接在一起(轻弹簧尺寸忽略不计),两车从光滑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当两车刚滑入圆环最低点时连接两车的挂钩突然断开,弹簧瞬间将两车弹开,其中后车刚好停下,前车沿圆环轨道运动恰能越过圆弧轨道最高点。求:

(1)前车被弹出时的速度
;
(2)前车被弹出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
(3)两车从静止下滑处到最低点的高度差h。

(1)前车被弹出时的速度

(2)前车被弹出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3)两车从静止下滑处到最低点的高度差h。
12.
如图,质量分别为m1=1.0kg和m2=2.0kg的弹性小球a、b,用轻绳紧紧的把它们捆在一起,使它们发生微小的形变.该系统以速度v0=0.10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轻绳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5.0s后,测得两球相距s=4.5m,则刚分离时,a球、b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球分开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_____。

13.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2m的木板B,B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有质量为m的小球以水平速度v0,飞来与物块A碰撞后立即粘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A始终未滑离木板B,且物块A可视为质点,求:

(1)物块A相对木板B静止后的速度大小;
(2)木板B至少多长。

(1)物块A相对木板B静止后的速度大小;
(2)木板B至少多长。
5.实验题- (共1题)
14.
利用如图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下面是一系列的操作,其中不必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E.测出桌面离地面的高度H;
F.不放置被碰小球B,让小球A从某点自由滚下,重复多次后记录落地点平均位置P;
G.调节斜槽末端右侧的小支柱,使其与斜槽末端等高,且距离等于球的直径,在小支柱上安放被碰小球B,让小球A从同一点自由滚下,重复多次后记录两球落地点平均位置M和N;
H.用米尺测量OP、OM、O′N的距离.
(2)实验中两球质量的关系应为mA _______mB(填“<”、“=”或“>”).
(3)若动量守恒,则有关线段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面是一系列的操作,其中不必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在桌边固定斜槽,使它的末端切线水平,在末端点挂上重垂线,并在地面已经铺好的纸上记录重垂线所指位置O点; |
B.用天平称出两球的质量mA和mB; |
C.用刻度尺测出球的直径d(两球直径相等),在纸上标出O′点; |
D.测出A球释放位置的高度h; |
F.不放置被碰小球B,让小球A从某点自由滚下,重复多次后记录落地点平均位置P;
G.调节斜槽末端右侧的小支柱,使其与斜槽末端等高,且距离等于球的直径,在小支柱上安放被碰小球B,让小球A从同一点自由滚下,重复多次后记录两球落地点平均位置M和N;
H.用米尺测量OP、OM、O′N的距离.
(2)实验中两球质量的关系应为mA _______mB(填“<”、“=”或“>”).
(3)若动量守恒,则有关线段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