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该小球相连,小球在A处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竖直杆运动到B点,已知OA长度小于OB长度.在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


A.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位置有两个 |
B.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位置有三个 |
C.小球运动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时,弹簧弹力的功率不为零 |
D.弹簧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
2.
如图所示,欲使在粗糙斜面上匀速下滑的木块A停下,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斜面的倾角 |
B.在木块A上再叠放一个重物 |
C.对木块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
D.对木块A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
3.
牛顿以其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而奠定了在物理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关于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多次的实验验证而得出的 |
B.牛顿第三定律和第一、第二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据此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 |
D.牛顿第一定律只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 |
4.
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


A.细线对软绳所做的功大于软绳机械能的增加量 |
B.细线对软绳所做的功等于软绳机械能的增加量 |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D.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 |
2.解答题- (共4题)
5.
如图,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放一个劈形的物体A,其上表面水平,质量为M.物体B质量为m,B放在A的上面,先用手固定住A.

(1)若A的上表面粗糙,放手后,求AB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B对A的压力大小.
(2)若A的上表面光滑,求放手后的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

(1)若A的上表面粗糙,放手后,求AB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B对A的压力大小.
(2)若A的上表面光滑,求放手后的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
6.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的xoy坐标系内,一根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A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x轴上的P点固定一个表面光滑的小钉,P点与传感器A相距
.现拉小球使细绳绷直并处在水平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细绳碰到钉子后,小球可以绕钉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7mg,求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2)传感器A与坐标原点O之间的距离;
(3)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绳子恰好断开,请确定小球经过y轴的位置.


(1)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7mg,求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2)传感器A与坐标原点O之间的距离;
(3)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绳子恰好断开,请确定小球经过y轴的位置.
7.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P和水平传送带PC相切于P点,圆弧轨道的圆心为O,半径为R=5m,一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从圆弧顶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再滑上传送带PC,传送带可以速度v=5m/s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传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不计物体经过圆弧轨道与传送带连接处P时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1)求小物体滑到P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传动,物块恰能滑到右端C,问传送带PC之间的距离L为多大.

(1)求小物体滑到P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传动,物块恰能滑到右端C,问传送带PC之间的距离L为多大.
8.
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才停下来。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为v0,求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的大小,计算时不计火星大气阻力。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0的均匀球体。
3.实验题- (共1题)
9.
(1)如图(1)甲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且固定,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①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_____cm.
②实验中除了遮光条的宽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
③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选择图象法来找出动摩擦因数,那么他们应该选择____关系图象来求解(利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2)用如图(2)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m/s;
②在打下0~~5点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J(计算时g取10m/s2);由此得出的结论:_____.

①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_____cm.
②实验中除了遮光条的宽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
A.小物块质量m | B.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
C.遮光条到C点的距离s | 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 |
(2)用如图(2)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m/s;
②在打下0~~5点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J(计算时g取10m/s2);由此得出的结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