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武汉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考试理综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20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老鹰沿虚线MN 斜向下减速俯冲的过程中,空气对老鹰的作用力可能是图中的
A.F1
B.F2
C.F3
D.F4
2.
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固定着一个正四棱台,其上下台面水平,如图为俯视示意图。在顶面上四边的中点a、b、c、d 沿着各斜面方向,同时相对于正四棱台无初速释放4 个相同小球。设它们到达各自棱台底边分别用时Ta、Tb、Tc、Td,到达各自棱台底边时相对于地面的机械能分别为Ea、Eb、Ec、Ed(取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忽略斜面对小球的摩擦力)。则有
A.Ta =" Tb" =" Td" = Tc,Ea > Eb =" Ed" > Ec
B.Ta =" Tb" =" Td" = Tc,Ea =" Eb" =" Ed" = Ec
C.Ta < Tb =" Td" < Tc,Ea > Eb =" Ed" > Ec
D.Ta < Tb =" Td" < Tc,Ea =" Eb" =" Ed" = Ec
3.
如图所示,以o 点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a、b、c、d、e、f。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a、d 两点时,在圆心o 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仅将放于a 点的正点电荷改放于其他等分点上,使o 点的电场强度改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移至c 点时,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仍为E,沿oe 方向
B.移至b 点时,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沿oc 方向
C.移至e 点时,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沿oc 方向
D.移至f 点时,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沿oe 方向

2.多选题(共4题)

4.
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竖直杆,其上的三个光滑水平支架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它们离地的髙度分别为3h、2h 和h,当小车遇到障碍物M 时,立即停下来,三个小球同时从支架上水平抛出,落到水平路面上的第一落点分别是a、b、c,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平抛至落地的时间之比为
B.三个小球平抛至落地的时间之比为
C.三个小球第一落点的间距之比为
D.三个小球第一落点的间距之比为
5.
太空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很远的、由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直线三星系统──三颗星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另一种是三角形三星系统──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某直线三星系统A 每颗星体的质量均为m,相邻两颗星中心间的距离都为R;某三角形三星系统B 的每颗星体的质量恰好也均为m,且三星系统A 外侧的两颗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三星系统B 每颗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引力常量为G,则
A.三星系统A 外侧两颗星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B.三星系统A 外侧两颗星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C.三星系统B 的运动周期为
D.三星系统B任意两颗星体中心间的距离为
6.
一列已持续、稳定地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令图示时刻t = 0,图中质点P的x坐标为0.9 m。已知任意一个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13.5 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B.波速为3 m/s
C.波的频率为5 Hz
D.x坐标为4.5 m的质点在t =" 0.1" s时恰好位于波谷
E.x坐标为12.6 m的质点在t =" 0.1" s时恰好位于波峰
7.
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1 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 = 1∶10,在T1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 r = 2 Ω,降压变压器T2 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若T2的“用电设备”两端的电压为U4 = 200 V 且“用电设备”消耗的电功率为10 kW,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
A.T1的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2010V
B.T2 的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000V
C.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50 W
D.T1的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为10.1 kW

3.填空题(共1题)

8.
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为 λ0的材料制成,将它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用波长为 λ 的光照射阴极K(λ < λ0),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逐渐增大到U时,光电流达到饱和且饱和电流为I。则每秒内由阴极K发出的电子个数在数值上等于______,到达阳极A的电子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h,真空中光速为 c,元电荷的值为 e)
如果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U不变,仅将同种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来的三倍,则到达阳极A的电子的最大动能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解答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 = 37°的固定长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 1" kg、长度L1 =" 3" m 的极薄平板 AB,平板的上表面光滑,其下端 B 与斜面底端C 的距离为L2 =" 16" m。在平板的上端A 处放一质量m =" 0.6" 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将小滑块和薄平板同时无初速释放。设薄平板与斜面之间、小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0.5,求滑块与薄平板下端B 到达斜面底端C 的时间差Δt。(已知sin37° = 0.6,cos37° = 0.8,取g =" 10" m/s2)
10.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内侧光滑的圆形轨道平放于光滑水平面上并被固定,其圆心为O。有a、b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分别静止靠在轨道内侧、直径AB的两端,两球质量分别为ma =" 4" m和mb = m。现给a球一个沿轨道切线方向的水平初速度v0,使其从A向B运动并与b球发生弹性碰撞,已知两球碰撞时间极短,求两球第一次碰撞和第二次碰撞之间的时间间隔。
11.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坐标系xOy,在其第三象限空间有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匀强磁场沿水平方向且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匀强电场沿x 轴负方向、场强大小为E。在其第一象限空间有沿y 轴负方向的、场强大小为的匀强电场。一 个电荷量的绝对值为q 的油滴从图中第三象限的P 点得到一初速度,恰好能沿PO 作直线运动(PO 与x 轴负方向的夹角为θ = 37°),并从原点O 进入第一象限。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 0.6,cos37°= 0.8,不计空气阻力。问:

(1)油滴的电性;
(2)油滴在P 点得到的初速度大小;
(3)在第一象限的某个长方形区域再加上一个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也为B 的匀强磁场,且该长方形区域的下边界在x 轴上,上述油滴进入第一象限后恰好垂直穿过x 轴离开第一象限,求这个长方形区域的最小面积以及油滴在第一象限内运动的时间。

5.实验题(共1题)

12.
实验小组用细线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填空:
 
将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水平拉细线,缓慢增大拉力,当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时,细线刚好拉断。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N;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球的直径,读数如图乙,则该金属球直径为  m;
用天平测出该金属球的质量m =" 100.0" g;
用完全相同的细线与该小球做成一个摆,细线上端固定在O 点,如图丙,测出线长,再加上小球的半径,得到悬点O 到小球球心的距离为1.0000 m。
在悬点O 的正下方A 点钉上一个光滑的钉子,再将小球拉起至细线水平且绷直,由静止释放小球,摆至竖直时,细线碰到钉子,为使细线不断裂,A 与O 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取g =" 9.8" m/s2,不计空气阻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