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心、合力和平均速度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
B.库伦提出了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 |
C.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月﹣地”推演,证明了天、地引力的统一 |
D.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电场强度E=![]() ![]() ![]() |
2.
如图所示,小车由光滑的弧形段AB和粗糙的水平段BC组成,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小车固定时,从A点由静止滑下的物体到C点恰好停止.如果小车不固定,物体仍从A点静止滑下,则( )


A.还是滑到C点停住 |
B.滑到BC间停住 |
C.会冲出C点落到车外 |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3.
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4题)
4.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弹簧处于竖直.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并未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加F前,竖直墙壁对B的摩擦力可能向下 |
B.施加F前,弹簧弹力大小一定等于A、B两物体重力大小之和 |
C.施加F后,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零 |
D.施加F后,B与竖直墙壁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
5.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 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 N (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

A. A物体在3 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倍
B. t>4 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4.5 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 t>4.5 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A. A物体在3 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B. t>4 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4.5 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 t>4.5 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6.
如图所示,地球赤道上的山丘、近地资源卫星和同步通信卫星均在赤道平面内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的圆周运动速率依次为v1、v2、v3,向心加速度依次为a1、a2、a3,则()


A.v1>v2>v3 | B.v1<v3<v2 | C.a1>a2>a3 | D.a2>a3>a1 |
7.
如图,小球以初速度为
从沦肌浃髓斜面底部向上滑,恰能到达最大高度为
的斜顶部.右图中
是内轨半径大于
的光滑轨道、
是内轨半径小于
的光滑轨道、
是内直径等于
光滑轨道、
是长为
的轻棒.其下端固定一个可随棒绕
点向上转动的小球.小球在底端时的初速度都为,则小球在以上四种情况中能到达高度
的有(不计一切阻力)( )

A. A B. B C. C D. D













A. A B. B C. C D. D
3.解答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的A物块和质量为2m的B物块并排靠在一起,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两物块间用长为l的柔软轻绳相连接(图中未画出).现有大小为F=2μmg的水平恒定拉力从静止开始拉动物块A,绳子绷紧时,绳子不会断裂也不会伸长,且绷紧时间极短.试求:

(1)绳子绷紧前瞬间,A物块的速度大小.
(2)整个过程中B物块运动的时间.

(1)绳子绷紧前瞬间,A物块的速度大小.
(2)整个过程中B物块运动的时间.
9.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物块放在一质量为M=4kg的足够长的木板右端,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0.2、木板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物块用劲度系数k=25N/m的弹簧拴住,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与木板不粘连).开始时整个装置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对木板施以F=12N的水平向右恒力,(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滑动摩擦力,g=10m/s2).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p=
kx2、式中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求:

(1)开始施力的瞬间物块与木板的加速度各多大
(2)物块达到的最大速度.


(1)开始施力的瞬间物块与木板的加速度各多大
(2)物块达到的最大速度.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