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高二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819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 5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 点是BE 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E 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图示时刻 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cm
C.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上运动
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 0.25s,B点通过的路程为10cm
2.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处,两列波的速度大小均为,两波源的振幅均为.图示为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该时刻平衡位置位于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处于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时刻质点均沿轴正方向运动
B.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C.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D.时刻,质点都运动到
3.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a=2.5 m,xb=5.5m,则
A.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
B.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C.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4.
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km/s和9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地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s开始振动,则

A. 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B. 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C. 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km
D. 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km
5.
如图所示,甲是远距离的输电示意图,乙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A. 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100Hz
B. 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500V
C. 输电线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
D. 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功率减小

2.选择题(共5题)

6.是不同的直线,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 若,则;    ②若,则;   
③ 若,则
④若,则.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7.读图,分析回答1~2题。

【小题1】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丹麦和美国。图中甲能源代表
A.风能B.地热C.水能D.煤炭
【小题2】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或国家是
8.先接着画一画,再填一填。

9.先接着画一画,再填一填。

10.先接着画一画,再填一填。

3.多选题(共4题)

11.
如图所示,光滑的长直金属杆上套两个金属环与一个完整正弦图象的金属导线ab连接,其余部分未与杆接触.杆电阻不计,导线电阻为R,ab间距离为2L,导线组成的正弦图形顶部或底部到杆距离都是d,在导线和杆平面内有一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宽度为L,磁感强度为B,现在外力F作用下导线沿杆以恒定的速度v向右运动,t=0时刻导线从O点进入磁场,直到全部穿过的过程中,产生的感生电流或外力F所做的功为()
A.非正弦交变电流
B.正弦交变电流
C.外力做功为
D.外力做功为
12.
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两端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对于其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两列波将同时到达中点M
B.两列波的波速之比为l:2
C.中点M的振动是加强的
D.M点的位移大小在某时刻可能为零
13.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该时刻起
A.经过 0.35 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B.经过 0 .25s 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C.经过 0.15s,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 3m
D.经过 0.1s 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
14.
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金属导轨PQ、MN水平平行放置,间距为L,导轨的P、M端接到匝数比为n1:n2=1:2的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变压器的副线圈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在两导轨间x≥0区域有垂直导轨平面的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B0sin2kπx,一阻值不计的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开始时导体棒处于x=0处,从t=0时刻起,导体棒ab在沿x正方向的力F作用下做速度为v的匀速运动,则()
A.导体棒ab中产生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kv
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2B0Lv
C.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D.在t时间内力F做的功为

4.解答题(共3题)

15.
一质量为2.5kg的物体受到劲度系数为k=250N/m的弹簧的作用而做简谐运动,设开始计时时系统所具有的动能Ek=0.2J,势能EP=0.6J.
(1)振动的振幅为多少?
(2)振动的周期T,角速度ω,频率f为多少?
(3)T=0时,位移的大小应为多少?
(4)如果已知初相位φ0在第一象限,求出φ0
(5)写出振动方程.
16.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为m、M,中间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下端与M连接,m与弹簧不连接,现将m下压一段距离释放,它就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m始终没有离开弹簧,试求:

(1)m振动的振幅的最大值;
(2)m以最大振幅振动时,M对地面的最大压力.
17.
如图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象.求:

(1)可能的波速
(2)若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
(3)若0.2s小于一个周期时,传播的距离、周期(频率)、波速.

5.实验题(共1题)

18.
任何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都可表示为,式中T为简谐运动的周期,m为振动物体的质量,k为回复力F与位移x的关系式(即F=﹣kx)中的比例系数.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是用来测量弹簧劲度系数和滑块质量所用的弹簧振子,M为待测滑块(滑块上可增加砝码),与滑块相连的两轻质弹簧A、B完全相同.整个装置置于水平气垫导轨上,气垫导轨可使滑块在运动过程中不受摩擦力,A弹簧的左端和B弹簧的右端固定在气垫导轨上.为了测出滑块未加砝码时的质量及弹簧A的劲度系数,某同学用秒表分别测出了加上不同质量的砝码时滑块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所加砝码质量(kg)
50个周期的时间t(s)
振动周期T(s)
T2的值(s2
1
0.100
38.7
0.774
0.599
2
0.200
42.4
0.848
0.719
3
0.300
45.8
0.916
0.839
4
0.400
49.0
0.980
0.960
5
0.500
51.9
1.04
1.08
6
0.600
54.9
1.10
1.21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用秒表测出滑块运动50个周期的总时间t,再得到周期,测量时以滑块____有利于减小计时误差.
A.开始运动时
B.到达最大位移处时
C.通过平衡位置时
(2)如图乙为某次测量 50 个周期时秒表的示数,则该振动的周期为_____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根据表格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以m(为滑块上所加砝码的质量)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m图象.图中已描出4个点,请根据表中数据描出另外两点,并完成T2﹣m 图象_____.
(4)根据T2﹣m图象可得出未加砝码时滑块的质量为_____kg,弹簧A的劲度系数为_____N/m.(取π2=10,最后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