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在水平放置的圆柱体轴线的正上方的P点,将一个小球以水平速度v0垂直圆柱体的轴线抛出,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从圆柱体上Q点沿切线飞过,测得O、Q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那么小球经过Q点时的速度是



A.![]() | B.![]() | C.![]() | D.![]() |
2.
理想状态的“日地——拉格朗日点”是只在太阳和地球对人造卫星引力作用下(忽略其它星体引力),使人造卫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相同的点.其中两个“日地——拉格朗日点”L1、L2在日地连线上,L1在地球轨道内侧,L2在地球轨道外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造卫星在L1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
B.人造卫星在L1处角速度大于地球的角速度 |
C.人造卫星在上L1处加速度小于地球的加速度 |
D.同一人造卫星在L1处所受万有引力大于在L2处所受万有引力 |
3.
中车某机车厂,试验出时速高达605公里的高速列车.已知列车运行的阻力包括车轮与轨道摩擦的机械阻力和车辆受到的空气阻力,若认为机械阻力恒定,空气阻力和列车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列车以时速200公里行驶的时候,空气阻力占总阻力的70%,此时列车功率为1000kW,则估算高速列车时速在600公里时的功率大约是
A.10000kW | B.20000kW | C.30000kW | D.40000kW |
2.多选题- (共3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
B.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
C.液体的表面层里的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要大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
E.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远离饱和气压,水蒸发越慢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可见光只是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可见光的频率低于x射线的频率 |
B.台湾高雄2月6日凌晨发生6.7级地震,地震波是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
C.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
D.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
E.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波是一种跟电磁波一样的波动 |
6.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l:5,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 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 | B.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50 Hz |
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D.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
3.解答题- (共2题)
7.
如图甲所示,工厂利用倾角
的皮带传输机,将每个质量为m=5kg的木箱从地面运送到高为h=5.25m的平台上,机械手每隔1s就将一个木箱放到传送带的底端,传送带的皮带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且不打滑。木箱放到传送带上后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各木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等。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求:

(1)木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2)传送带上最多有几个木箱同时在向上输送?
(3)皮带传输机由电动机带动,从机械手放上第一个木箱开始计时的10分钟内,因为木箱的放入,电动机需要多做的功?


(1)木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传送带上最多有几个木箱同时在向上输送?
(3)皮带传输机由电动机带动,从机械手放上第一个木箱开始计时的10分钟内,因为木箱的放入,电动机需要多做的功?
8.
如图所示是小球大球在同一竖直线上并叠放在一起的超级碰撞实验,可以使小球弹起上升到很大高度.若小球在上质量为m,大球在下质量为3m,同时从高度为h处自由落下,乃远大于两球半径,所有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且都发生在竖直方向上,求: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


4.实验题- (共1题)
9.
如图甲为利用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请结合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填空.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安装实验装置,并调节定滑轮的高度.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如图乙所示,L为____cm.用米尺测量光电门1、2的距离为s.
(2)滑块通过细线连接轻质托盘(内放砝码),改变内放砝码的质量,给滑块一个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左端向右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等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测出这时砝码和轻质托盘的总质量
.
(3)实验时,再用天平称量质量为m1的钩码放入托盘内开始实验,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t1、t2,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外力对滑块和挡光条做的总功W=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和挡光条动能的增量△EK=______,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者相等,即可认为验证了动能定理.
(4)实验时为减少误差,使用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m与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的数值关系应该满足m____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安装实验装置,并调节定滑轮的高度.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如图乙所示,L为____cm.用米尺测量光电门1、2的距离为s.
(2)滑块通过细线连接轻质托盘(内放砝码),改变内放砝码的质量,给滑块一个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左端向右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等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测出这时砝码和轻质托盘的总质量

(3)实验时,再用天平称量质量为m1的钩码放入托盘内开始实验,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t1、t2,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外力对滑块和挡光条做的总功W=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和挡光条动能的增量△EK=______,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者相等,即可认为验证了动能定理.
(4)实验时为减少误差,使用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m与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的数值关系应该满足m____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