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一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817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7题)

1.
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
A.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B.路程为55m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2.
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起,大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不打滑转动。大、小圆盘的半径之比为3:1,两圆盘和小物体m1m2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1离甲盘圆心O点2rm2距乙盘圆心O′点r,当甲缓慢转动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
A.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m1m2的线速度之比为1:1
B.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m1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9
C.随转速慢慢增加,m1先开始滑动
D.随转速慢慢增加,m1m2同时开始滑动
3.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在轨道1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比在轨道3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大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4.
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面上沿斜向上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当它将要落到距地面高度为h的平台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它的总机械能为mv02 +mgh
B.它的总机械能为mgH
C.它的动能为mg(H-h)
D.它的动能为mv02-mgh
5.
一竖直弹簧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高为h的地方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如图所示,经几次反弹以后小球最终在弹簧上静止于某一点A处,则
A.h愈大,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愈大
B.h愈大,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愈大
C.小球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h的大小无关
D.小球第一次到达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比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
6.
如图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A.hB.1.5h
C.2hD.2.5h
7.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不计重力),一带电粒子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N两点相比较,M点的场强大
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
C.粒子带正电
D.因粒子运动方向不确定,无法判断粒子的电性

2.选择题(共1题)

8.设M()为抛物线C:上一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C的准线相交,则的取值范围是(   )

3.多选题(共1题)

9.
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均由长征运载火箭发射,请回答火箭发射和神舟飞船回收的有关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发射升空阶段,飞船内座椅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座椅的压力
B.火箭加速发射升空阶段,飞船内人对座椅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C.神舟飞船减速下降阶段,人对座椅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D.神舟飞船减速下降阶段,人对座椅的压力等于座椅对人的支持力

4.解答题(共3题)

10.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m=1.1kg,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拉力F的大小;
(2)地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F(结果可保留根号)
11.
如图所示,是运载火箭发射飞船的示意图。飞船由运载火箭先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在B点实施变轨后,再进入预定圆轨道。已知近地点A距地面高度为h1,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2)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aA大小;
(3)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大小。
12.
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为r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恰好与管口D端齐平.质量为m的小球在曲面上距BC的高度为2r处从静止开始下滑,进入管口C端时与管壁间恰好无作用力,通过CD后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过程中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已知小球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

(1)小球达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水平面BC的长度s
(3)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速度vm.

5.实验题(共1题)

13.
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U,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从实验中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从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____,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____。
(2)经过计算可知,重锤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其主要原因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