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8165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在一段河岸平直的河中,一船夫划小船由M点出发沿直线到达对岸N点,直线MN与河岸成53°角.已知河宽为48m.河中水流的速度大小为v=5.0m/s,船夫划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5.0m/s,则小船过河的时间为(sin53°=0.8)(   )
A.4.8sB.l0sC.14.4sD.20s
2.
已知质量分别均匀的球壳对其内部物体的引力为零.科学家设想在赤道正上方高d处和正下方深为d处各修建一环形轨道,轨道面与赤道面共面.现有A、B两物体分别在上述两轨道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地球半径为R,轨道对它们均无作用力,则两物体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角速度、周期、线速度大小之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地球半径为RO为球心,A为地球表面上的点,B为0、A连线间的中点.设想在地球内部挖掉一以B为圆心,半径为的球,忽略地球自转影响,将地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挖出球体后A点的重力加速度与挖去球体前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A.B.C.D.
4.
如图所示,手持一根长为l的轻绳的一端在水平桌面上做半径为r、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绳始终保持与该圆周相切,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也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A.手对木块不做功
B.木块不受桌面的摩擦力
C.绳的拉力大小等于
D.手拉木块做功的功率等于
5.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转.现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物体第一阶段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匀速运动到传送带顶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C.第二阶段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二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D.全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6.
如图所示,小物体从竖直弹簧上方离地高处由静止释放,其动能与离地高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高度从下降到,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对应图象的最高点,轻弹簧劲度系数为,小物体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体下落至高度时,加速度为0
B.
C.小物体从高度下降到,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D.小物体从高度下降到,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2.选择题(共1题)

7.

左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右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 示意图。读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3题)

8.
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用长为l的轻质细绳将物块连接在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此时绳绷直但无张力,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角速度为,加速度为g,则()
A.当时,细线中张力为零
B.当时,物块与转台间的摩擦力为零
C.当时,细线的张力为
D.当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
9.
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2L、质量为m的绳子挂在小定滑轮的两侧,左右两边绳子的长度相等.绳子的质量分布均匀,滑轮的质量和大小均忽略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由于轻微扰动,右侧绳从静止开始竖直下降,当它向下运动的位移为x时,加速度大小为a,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为T,链条动能Ek。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a-x、Ek-x、T-x 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真空中有一正四面体ABCD,如图MN分别是ABCD的中点.现在AB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Q的点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试探电荷+q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试探电荷+q的电势能降低
B.将试探电荷﹣qM点移到N点,电场力不做功,试探电荷﹣q的电势能不变
C.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D.N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平行AB且跟CD垂直

4.填空题(共4题)

11.
质量为1.4t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它先作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达到额定功率,而后保持功率不变。其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汽车的额定功率为 w,前10s内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J。
12.
两个正点电荷Q1、Q2,其中Q2=4 Q1分别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B两点,A、B两点相距为L,且A、B两点正好位于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半圆细管两个端点的出口处,如图所示.现将另一正点电荷从A、B连线上靠近A处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它在A、B连线上运动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置离A点的距离为 ,若把该点电荷放于绝缘管内靠近A点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已知它在管内运动过程中速度为最大时的位置在P处.则tanθ=  (θ为图中PA和AB连线的夹角,结果可用分数或根式表示)。
13.
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将一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以初速水平抛出,测出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位移为s,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
14.
由于地球在自转,因而在发射卫星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卫星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而且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该是地球的赤道附近。现假设某火箭的发射场地就在赤道上,为了尽量节省发射卫星时所需的能量,那么,发射运动在赤道面上卫星应该是由_______向_______转(空格中分别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如果某卫星的质量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卫星具有了一定的初动能,这一初动能即为利用地球的自转与地球没有自转相比较,火箭发射卫星时所节省的能量为 J(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5.解答题(共2题)

15.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倾斜轨道在最底端与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轨通过极短的一小段光滑曲轨道平滑连接,使半圆轨道的最高点、圆心、最低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让一小球从倾斜轨道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沿倾斜轨道和半圆弧轨道运动,经过圆弧的顶点水平抛出,试判断小球有没有可能垂直落在斜面上,若能,斜面倾角应满足什么条件?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6.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MN的左端M处有一弹射装置P,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恰平齐接触,传送带水平部分长度L=16m,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v=2m/s匀速转动。ABCDE是由三部分光滑轨道平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AB为水平轨道,弧BCD是半径为R的半圆弧轨道,弧DE是半径为2R的圆弧轨道,弧BCD与弧DE相切在轨道最高点D,R=0.6m.平面部分A点与传送带平齐接触。放在MN段的物块m(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4m/s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μ=0.2,物块的质量m=1kg。结果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又返回到N端,经水平面与左端M处的固定弹射器相碰撞(弹射器的弹簧原来被压缩后被锁定),因碰撞弹射器锁定被打开,将物块弹回后滑过传送带,冲上右侧的圆弧轨道,物块恰能始终贴着圆弧轨道内侧通过了最高点,最后从E点飞出.g取10m/s2。求:

(1)物块m从第一次滑上传送带到返回到N端的时间。
(2)物块m第二次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传送带上的电动机为了维持其匀速转动,对传送带所多提供的能量多大?

6.实验题(共2题)

17.
一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图钉把白纸订在竖直木板上;
②把斜槽固定在紧靠木板的左上角,且使其末端切线水平;
③记下小铁球飞出时初始位置D,并凭眼观测过O画水平线作为x轴;
④把水平木条靠在竖直木板上,让小铁球从斜槽适当的位置由静止滚下,观察小铁球在木条上的落点,并在白纸上标出相应的点,得到小铁球运动过程中的一个位置;
⑤把水平木条向下移动,重复④的操作,让小铁球从斜槽上相同位置由静止滚下,得到小铁球运动过程中的多个位置;
⑥从木板上取下白纸,……

(1)上述①到⑥的步骤中,有错误的步骤应改为    
(2)根据画出的轨迹测出小铁球多个位置的坐标(x,y),画出y-x2图像如图所示,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若已知该直线的斜率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从轨道末端飞出的速度v0=
18.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______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