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159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3

1.单选题(共9题)

1.
运动员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跳伞,伞打开前可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打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如果用h表示下落高度,t表示下落的时间,F表示人受到的合力,E表示人的机械能,Ep表示人的重力势能,v表示人下落的速度,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打开伞后空气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则下列图象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
A.B.C.D.
2.
电视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个橄榄球空中击剑游戏:宝剑从空中点自由下落,同时橄榄球从点以速度沿方向抛出,恰好在空中点沿水平方向击中剑尖,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橄榄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宝剑下落的加速度
B.若以大于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点上方击中剑尖
C.若以小于的速度沿原方向抛出,一定能在点下方击中剑尖
D.无论以多大速度沿原方向抛出,都能击中剑尖
3.
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悬挂一薄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的延长线交点处
B.的拉力大于的拉力
C.剪断瞬间,薄板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向下
D.若保持位置不变,缓慢移动至竖直方向,则的拉力一直减小
4.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被后人称为“称出地球的第一人”
B.第谷通过天文观测总结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C.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胡克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5.
人在平地上静止站立时,受到的支撑力等于人的重力。做原地纵跳时,在快速下蹲和蹬伸的过程中,人体受到的支撑力发生变化(如图,G为重力,F为支撑力)。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该变化的是(  )
A.
B.
C.
D.
6.
一质量为的物块能在倾角为的足够长斜面上匀减速下滑.在初始状态相同及其他条件不变时,只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如图所示,则物块减速到零的时间与不加恒力两种情况相比较将(   )
A.变长B.变短C.不变D.不能确定
7.
如图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前进距离,速度达到最大值,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小车所受阻力恒为,那么(   )
A.小车先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开始匀速运动
B.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C.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D.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8.
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与乙对甲的冲量相同
B.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C.甲的动能增加量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D.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9.
如图所示为单摆在两次受迫振动中的共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等,则图线II是月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
B.若两次受迫振动均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的,则两次摆长之比为
C.图线II若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则该摆摆长约为
D.若摆长约为,则图线I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

2.多选题(共6题)

10.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今用水平力作用于时,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D.地对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11.
如图所示,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小滑轮与小球相连,与小球相连的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物块始终保持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小球刚释放时,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为零
B.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可能为零
C.上述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上述过程中小球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12.
图甲中,两滑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的质量为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作用在A上的水平拉力为F,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乙为F的关系图象,其直线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F的值位于a区域时,AB相对滑动
B.F的值位于a区域时,AB相对静止
C.F的值位于b区域时,AB相对滑动
D.F的值位于b区域时,AB相对静止
13.
将力传感器A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如图所示,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沙桶,整个装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在物体与小车分离前缓慢向沙桶里倒入细沙,力传感器采集的F­t图像如图所示。则()

A. 2.5 s前小车做变加速运动
B. 2.5 s后小车做变加速运动
C. 2.5 s前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
D. 2.5 s后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
14.
在一次投球游戏中,黄同学将球水平抛向放在地面的小桶中,结果球沿如图所示的弧线飞到小桶的前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次再投时,可作出的调整为( )
A.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
B.减小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
C.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
D.初速度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
15.
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半径为,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B.卫星加速后可追上卫星
C.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D.卫星由位置运动到位置所需的时间可能为

3.解答题(共6题)

16.
如图甲所示,滑道项目大多建设在景区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坡间,成为游客的代步工具,又可以增加游玩的趣味性,在某景区拟建一个滑道,示意图如图乙,滑道共三段,第一段是倾角比较大的加速下坡滑道AB,第二段是倾角比较小的滑道BC,游客在此段滑道恰好做匀速运动,若游客从静止开始在A点以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s到B点并达到最大速度16m/s,然后进入BC段做匀速运动,设计的第三段上坡滑道CD作为下客平台,使游客做匀减速运动后速度减为零(乘客经过两段轨道衔接处可视作速度大小不变),游客乘坐滑道,从山顶A处到达下客平台D处总共用时8.5s,游客在各段滑道运动的总路程为92m,求:

)在AB段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AB段的距离
)乘客在BC段匀速运动的时间
17.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底端固定挡板,质量为的小物块与质量不计的木板叠放在斜面上,位于的最上端且与相距.已知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挡板相撞没有机械能损失.木板与挡板相碰后速度瞬间变为零且不与挡板粘连.将同时由静止释放,求:

释放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若与挡板不相碰,木板的最小长度
)若木板长度为,整个过程中木板运动的总路程.
18.
如图所示,高的桌面上固定一半径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轨道末端与桌面边缘水平相切,地面上的点位于点的正下方.将一质量的小球由轨道顶端处静止释放,.求:

)小球运动到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小球落地点距点的距离;
)若加上如图所示的恒定水平风力,将小球由处静止释放,要使小球恰落在点,作用在小球上的风力应为多大?
19.
如图所示是月亮女神、嫦娥号绕月亮做圆周运动时某时刻的图片,用分别表示月亮女神和嫦娥号的轨道半径及周期,用表示月亮的半径.

)请用万有引力知识证明:它们遵循,其中是只与月球质量有关而与卫星无关的常量;
)再经多少时间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远;
)请用嫦娥号所给的已知量,估测月球的平均密度.
20.
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时,装置可安全工作.一质量为的小车若以速度撞击弹簧,可使轻杆向右移动了.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

)若弹簧劲度系数为,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
)求小车离开弹簧瞬间的速度
)在轻杆运动的过程中,试分析小车的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求出加速度
21.
如图所示,高的赛台固定于地面上,其上表面光滑;质量、高、长的小车紧靠赛台右侧面(不粘连),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的小物块从赛台顶点由静止释放,经过点的小曲面无损失机械能的滑上水平面,再滑上小车的左端.已知小物块与小车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求小物块滑上小车左端时的速度
)如果小物块没有从小车上滑脱,求小车最短长度
)若小车长,在距离小车右端处固定有车面等高的竖直挡板,小车碰上挡板后立即停止不动,讨论小物块在小车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