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2.
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A. 2R/3 B. 5R/3 C. 4R/3 D. 2R

A. 2R/3 B. 5R/3 C. 4R/3 D. 2R
3.
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B.空中飞行的炮弹没有受到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推力 |
C.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必然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
D.重心是物体总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
4.
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A.最大速度相同 | B.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
C.最大加速度相同 | 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
5.
如图所示,在托盘测力计放一个重力为5N的斜木块,斜木块的斜面倾角为37°现将一个重力为5N的小铁块无摩擦地从斜面上滑下,在小铁块下滑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为(取g=10m/s2)


A.8.2N | B.7N | C.7.4N | D.10N |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A.MB的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都等于![]() |
B.![]() |
C.![]() |
D.0和![]() |
7.
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小球。实验表明,当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
B.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
C.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
D.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
8.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1.5倍。根据以上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比地球表面的大 |
B.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长 |
C.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
D.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
9.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在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图示位置,小球与弹簧不连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撤去F,在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电场力、弹簧弹力对小球做功分别为W1、W2和W3,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B.小球重力势能的增量为W1 |
C.小球动能的增量为W1+W2+W3 |
D.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为W1+W2+W3 |
10.
如图所示,A物体放在B物体的左侧,用水平恒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为W1,产生热量Q1. 第二次让B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功为W2,产生热量为Q2,则应有


A.W1=W2,Q1<Q2 | B.W1=W2,Q1=Q2 |
C.W1<W2,Q1<Q2 | D.W1<W2,Q1=Q2 |
2.选择题- (共1题)
11.找规律,填一填.
1,11,21,31,{#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3.多选题- (共5题)
12.
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甲以初速度v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初速度v0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到达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0=![]() |
B.v0=![]() |
C.甲乙到达地面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
D.甲比乙到达地面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大 |
13.
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动能改变
B. 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C. 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但物体动能可能不变
D. 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A. 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动能改变
B. 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C. 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但物体动能可能不变
D. 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14.
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则对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
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
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15.
我国将第16颗北斗卫星“北斗-G6”送入太空,并定点于地球静止轨道东经110.5°.由此,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系统将首先具备为亚太地区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其定位精度优于20 m,授时精度优于100 ns.关于这颗“北斗-G6”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这颗卫星轨道平面与东经110.5°的经线平面重合 |
B.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这颗卫星定点于杭州正上方 |
C.这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比离地350 km高的“天宫一号”空间站线速度要小 |
D.这颗卫星的周期一定等于地球自转周期 |
16.
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和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
A.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
B.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 |
C.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 |
D.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 |
4.解答题- (共4题)
17.
如图甲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g取10 m/s2,求

(1)细绳AC段的张力FAC与细绳EG的张力FEG之比;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1)细绳AC段的张力FAC与细绳EG的张力FEG之比;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18.
如图所示,A、B、C质量分别为mA=0.7 kg,mB=0.2 kg,mC=0.1 kg,B为套在细绳上的圆环,A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另一圆环D固定在桌边,离地面高h2=0.3 m,当B、C从静止下降h1=0.3 m后,C穿环而过,B被D挡住,不计绳子质量和滑轮的摩擦,取g=10 m/s2,若开始时A离桌边足够远.试求:

(1)物体C穿环瞬间的速度.
(2)物体C能否到达地面?如果能到达地面,其速度多大?(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物体C穿环瞬间的速度.
(2)物体C能否到达地面?如果能到达地面,其速度多大?(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9.
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37°,皮带以10 m/s的速率运动,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0.5" kg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 m,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2)若皮带轮以速率v="2" m/s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下端B处无初速地放上一个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那么物块从B端运到A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1)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2)若皮带轮以速率v="2" m/s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下端B处无初速地放上一个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那么物块从B端运到A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0.
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有因为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
)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有因为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

5.实验题- (共1题)
21.
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器材做“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在实验中,该小组同学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探究小车的动能变化规律:

(1)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误差尽量小,在实验操作中,下面做法必要的是____。
(2)除实验装置图中的仪器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实验中打出昀一条纸带,现选取纸带中的A、B两点来探究“动能定理”。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中已经标明了要测量的物理量。另外,小车的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请你把要探究的结果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误差尽量小,在实验操作中,下面做法必要的是____。
A.实验前要对装置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
B.实验操作时要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
C.在利用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时,所选的两个研究点离得越近越好 |
D.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
(3)如图为实验中打出昀一条纸带,现选取纸带中的A、B两点来探究“动能定理”。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中已经标明了要测量的物理量。另外,小车的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请你把要探究的结果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