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8147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6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设抛出点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图乙中关于小球的动能Ek、重力势能Ep、机械能E随高度h,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不正确的有
A.B.C.D.
2.
如图所示,汽车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井中拉出,绳与汽车连接点比滑轮顶点低h,开始绳绷紧,滑轮两侧的绳都竖直,汽车以v0向右匀速运动,运动到跟汽车连接的细绳与水平夹角为30°,则
A.从开始到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做功mgh
B.从开始到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做功
C.在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功率为
D.在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绳对滑轮的作用力为mg
3.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行驶速度保持不变,车轮直径越大,车轮旋转越快
B.汽车车轮旋转快慢保持不变,车轮直径越小,行驶速度越大
C.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行驶速度越大,受到的牵引力越小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保持不变,行驶速度越小,功率越大
4.
如图所示,已知木板的质量为M,长度为L;小木块的质量为m;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木板和小木块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小木块拉至木板右端,则拉力至少做的功大小为
A.2μmgLB.μ(Mm)gLC.D.μmgL
5.
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图象(图中ABBO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全过程中,电动车在B点时速度最大
B.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2m/s2
C.电动车的额定功率为6kW
D.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所需的时间为1.5s
6.
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故改用脚蹬骑车匀速前行.设小明与车的总质量为100kg,人与车的速度恒为5m/s,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约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取g=10m/s2,小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功率约为(  )
A.10 WB.100 WC.1000 WD.10000 W
7.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而动车组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如右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则9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A.120km/hB.240km/hC.360km/hD.480km/h

2.选择题(共1题)

8.填一填.

3.多选题(共4题)

9.
一物体悬挂在细绳下端,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位移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s1过程的图线为曲线,s1~s2过程的图线为直线。根据该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s1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是变力,且不断减小
B.s1~s2过程中物体可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s1~s2过程中物体可能在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0~s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可能在不断增大
10.
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Μ的汽车,车厢中有一质量为m的人正用恒力F向前推车厢,在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推力F做的功为FL
B.人对车做的功为maL
C.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ma
D.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
11.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轻质弹簧一与斜面底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平板A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B靠在平板的右测,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放手,使A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L时,AB达到最大速度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达到最大速度v时,弹簧是自然长度
B.运动过程中AB分离时,二者加速度大小均为g(sinθ + μcosθ)
C.从释放到A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弹簧对A所做的功等于
D.从释放到A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A受到的合力对A所做的功等于
12.
物体沿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情况可能是
A.始终不做功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先做负功后不做功

4.解答题(共3题)

13.
若一边长为a质量为m木块放在底面为正方形(边长为)的盛水足够深的长方体容器中,开始时,木块静止,有一半没入水中,水面距容器底的距离为2a,如图所示.现用力F将木块缓慢地压到容器底部,不计摩擦,求这一过程中压力做的功.
14.
小军看到打桩机,对打桩机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兴趣.他构建了一个打桩机的简易模型,如图甲所示.他设想,用恒定大小的拉力F拉动绳端B,使物体从A点(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物体运动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并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按此模型分析,若物体质量m=1kg,上升1m高度时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前物体的动能Ek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体上升到0.4m高度处F的瞬时功率;
(2)若物体撞击钉子后瞬间弹起,且使其不再落下,钉子获得20J的动能向下运动,钉子总长为10cm,撞击前插入部分可以忽略,不计钉子重力.已知钉子在插入过程中所受的阻力Ff与深度x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求钉子能够插入的最大深度.
15.
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时,装置可安全工作.一质量为的小车若以速度撞击弹簧,可使轻杆向右移动了.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

)若弹簧劲度系数为,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
)求小车离开弹簧瞬间的速度
)在轻杆运动的过程中,试分析小车的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果是请求出加速度

5.实验题(共2题)

16.
在巴东一中第15届科技节中,某物理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动能定理实验时找到了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车、沙桶和细沙、长木板及滑轮,他们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当小车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保证小车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____。
(3)在(2)的基础上,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天平称量小车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然后让沙桶带动小车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17.
(1)让一重物拉着一条纸带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然后取纸带的一段进行研究。若该同学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已知重物的质量m=1kg,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利用这段纸带中的2、5两点测定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物体动能的增加量为    J。通过计算比较可知,  。(保留两位小数)
(2)该同学计算了多组动能的变化量△Ek,画出动能的变化量△Ek与下落的对应高度△h的关系图象,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到的△Ek-△h图象应是如下图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