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八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14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3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小球A、B通过一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它们都穿在一根竖直杆上。当两球平衡时,连接两球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和2θ,假设装置中各处摩擦均不计,则A、B球的质量之比为(    ) 

A. 1:2cosθ    B. 2cosθ:1    C. tanθ:1    D. 1:2sinθ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细绳尚未到达平行于斜面的位置).在此过程中(    )
A.绳对小球的拉力减小
B.绳对小球的拉力增大
C.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减少
D.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变大后变小
3.
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左端固定在墙上的轻弹簧压缩(小球与弹簧不连接),小球静止时弹簧在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将细绳烧断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立即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B.小球离开弹簧后做匀变速运动
C.小球离开弹簧后做平抛运动
D.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先比重力加速度小,后来和重力加速度相等
4.
2017年6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按预定计划,“中星9A”应该首选被送入近地点约为200公里,远地点约为3.6万公里的转移轨道II(椭圆),然后通过在远地点变轨,最终进入地球同步轨道III(圆形)。但是由于火箭故障,卫星实际入轨后初始轨道I远地点只有1.6万公里。科技人员没有放弃,通过精心操作,利用卫星自带燃料在近地点点火,尽量抬高远地点的高度,经过10次轨道调整,终于在7月5日成功定点于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失利原因可能是发射速度没有达到7.9km/s
B.卫星在轨道III经过Q点时和在轨道II经过Q点时的速度相同
C.卫星在轨道II由P点向Q点运行时处于超重状态
D.卫星从轨道I的P点进入轨道II后机械能增加
5.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C.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
D.力的单位“N"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

2.多选题(共4题)

6.
水平推力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等质量的两物体上,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停下,两物体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已知图中线段,则()
A.的冲量小于的冲量
B.的冲量等于的冲量
C.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
7.
如图是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小车,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距离s,速度达到最大值vm,在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那么这段时间内(   )
A.小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C.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D.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8.
滑沙是人们喜爱的游乐活动,如图是滑沙场地的一段斜面,其倾角为30°,设参加活动的人和滑车总质量为m,人和滑车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顶端A沿滑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0.4g,人和滑车可视为质点,则从顶端向下滑到底端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和滑车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人和滑车获得的动能为0.8mgh
C.整个下滑过程中人和滑车减少的机械能为0.2mgh
D.人和滑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6mgh
9.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小物块,细线跨过位于点的轻质光滑定滑轮,一端连接,另一端悬挂小物块,物块质量相等。点正下方杆上的点,滑轮到杆的距离. 开始时位于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现将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B.物块点出发第一次到达点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物块在杆上长为的范围内做往复运动
D.在物块点出发第一次到达点过程中,物块克服细线拉力做的功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3.解答题(共3题)

10.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小物块分别与水平放置的轻质弹簧和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一端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小物块和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当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45O角时小物块处于静止状态,且与桌面间无挤压。此时剪断细线,经过一段时间t小物块获得最大动能。g=10m/s2。求:

(1)细线被剪断前所受的拉力;
(2)剪断细线瞬间小物块的加速度;
(3)t这段时间内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11.
如图所示,半径R=0.45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轨道的最低点,B点右侧的光滑的水平面上紧挨B点有一静止的小平板车,平板车质量M=1kg,长度L=1m,小车的上表面与B点等高,距地面高度h=0.2m.质量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经B点滑到小车上,物块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m/s2.试求:

(1)物块滑到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块落地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
1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左端A处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平滑连接,右端B处与一水平面平滑连接,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竖直挡板,挡板左侧与一轻弹簧连接,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弹簧左端刚好与水平面上的C点对齐,斜面长为x1="3" m,传送带长L="2" m,BC段长x2="1" m,传送带以速度v="2" m/s顺时针转动.一质量为1 kg的物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及水平面BC段的动摩擦因数0.2,水平面C点右侧光滑,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物块第三次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3)物块与传送带由于相对滑动而产生热量的最大值.

4.实验题(共2题)

13.
现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的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起一定高度构成斜面;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连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接通电源后,从静止释放滑块,滑块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迹。

(1)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实验中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2、3和5、6计数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由图中数据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已知木板的长度为L,为了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
A.滑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B.滑块的质量m
C.滑块的运动时间tD.斜面高度h和底边长度x
(3)设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μ=_________(用所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4.
某同学利用自己设计的弹簧弹射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装置如图所示。弹射器水平放置,弹簧被压缩x后释放,将质量为m、直径为d的小球弹射出去。测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减少实验误差,弹射器出口端距离光电门应该___________(填“近些”或“远些”);
(2)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υ= ____;则弹性势能EP= ___________ ;
(3)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出多组数据,并发现x与t成反比的关系,则探究得弹簧弹性势能EP与形变量x关系是____。 
A.B.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