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所示,光滑圆槽的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内表面有一小球被细线吊着恰位于槽的边缘处,如果将线烧断,则小球滑到另一边的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为()


A.0 |
B.向左 |
C.向右 |
D.无法确定 |
2.
如图所示,一水平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的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已知振子由完全相同的P、Q两部分组成,彼此拴在一起.当振子运动到B点的瞬间,将P拿走,则以后Q的运动和拿走P之前相比有( )

A. Q的振幅不变,通过O点的速率减小
B. Q的振幅不变,通过O点的速率增大
C. Q的振幅增大,通过O点的速率增大
D. Q的振幅减小,通过O点的速率减小

A. Q的振幅不变,通过O点的速率减小
B. Q的振幅不变,通过O点的速率增大
C. Q的振幅增大,通过O点的速率增大
D. Q的振幅减小,通过O点的速率减小
3.
一个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05 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17 s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
A.正在向右做减速运动 |
B.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
C.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 |
D.正在向左做加速运动 |
2.多选题- (共3题)
4.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 )
A.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
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
C.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
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 |
5.
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为v |
B.射线甲是α粒子流,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
C.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
D.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
6.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的共振曲线(取g =" 10" m/s2)( )


A.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8 cm |
B.此单摆的周期约为0.3 s |
C.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上移动 |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
3.解答题- (共3题)
7.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B上,另一端与滑块C接触但未连接,该整体静止放在离地面高为H=5 m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滑块A从光滑曲面上离桌面h=1.8 m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滑块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压缩弹簧推动滑块C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滑块C脱离弹簧,继续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一段后从桌面边缘飞出.已知mA=1 kg,mB=2 kg,mC=3 kg,g=10 m/s2,求:

(1)滑块A与滑块B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
(2)被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C落地点与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1)滑块A与滑块B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
(2)被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C落地点与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8.
一个摆长为2 m的单摆,在地球上某地振动时,测得完成10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284 s.
(1)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把该单摆拿到另一星球上去,已知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2.0m/s2,则该单摆振动周期是多少?
(1)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把该单摆拿到另一星球上去,已知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2.0m/s2,则该单摆振动周期是多少?
9.
如图所示,某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00kW,发电机的电压为250V,通过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总电阻为8Ω,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220V,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5kW,不计变压器的损耗。求:

(1)输电导线上输送的电流;
(2)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
(3)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4)若改用10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是多大?

(1)输电导线上输送的电流;
(2)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
(3)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4)若改用10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是多大?
4.实验题- (共1题)
10.
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外形不规则的长条状的大理石块代替了摆球(如图),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E.改变O、N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和T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的数据,代入公式g=_______求出重力加速度g.
(1)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或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相应的步骤代号即可)
(2)该同学测单摆周期时,在步骤F中使用的公式是g= 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用ON的长l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该同学对数据处理进行了改进,作出T2-l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取π2=9.87)

A.将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N,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
B.用刻度尺测量O、N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
C.将石块拉开一个α≈5°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 |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和T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的数据,代入公式g=_______求出重力加速度g.
(1)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或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相应的步骤代号即可)
(2)该同学测单摆周期时,在步骤F中使用的公式是g= 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用ON的长l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该同学对数据处理进行了改进,作出T2-l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取π2=9.87)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