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一炮艇在湖面上匀速行驶,突然从船头和船尾同时向前和向后各发射一发炮弹,设两炮弹的质量相同,相对于地的速率相同,牵引力、阻力均不变,则船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
A.动量不变,速度增大 |
B.动量变小,速度不变 |
C.动量增大,速度增大 |
D.动量增大,速度减小 |
2.
对下列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击钉时,不用橡皮锤仅仅是因为橡皮锤太轻 |
B.跳远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 |
C.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都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小作用力 |
D.在车内推车推不动,是因为合外力冲量为零 |
3.
关于动量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
B.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
C.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们的动量一定相等 |
D.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那么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
4.
关于冲量、动量、动量的增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冲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 |
B.冲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同 |
C.动量增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 |
D.动量增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大小的增量相同 |
5.
a、b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发生正碰,作用前a球动量pa="30" kg·m/s,b球动量p0="0,碰撞过程中,a球的动量减少了20" kg·m/s,则作用后b球的动量为( )
A.-20 kg·m/s | B.10 kg·m/s |
C.20 kg·m/s | D.30 kg·m/s |
6.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5kgm/s,pB=7kgm/s,如图所示。若两球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增量ΔpA、ΔpB可能是


A.ΔpA=3 kgm/s,ΔpB=3 kgm/s |
B.ΔpA=-3 kgm/s,ΔpB=3 kgm/s |
C.ΔpA=3 kgm/s,ΔpB=-3 kgm/s |
D.ΔpA=-10 kgm/s,ΔpB=10 kgm/s |
8.
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正以速度v0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
。则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是( )

A.![]() |
B.![]() |
C.![]() ![]() |
D.无法确定 |
2.多选题- (共1题)
3.解答题- (共4题)
11.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O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另一质量与B相同的滑块A从P点以初速度v0向B滑行,经过时间t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滑块均可视为质点,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碰后瞬间,A、B共同的速度大小;
(2)若A、B压缩弹簧后恰能返回到O点并停止,求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1)碰后瞬间,A、B共同的速度大小;
(2)若A、B压缩弹簧后恰能返回到O点并停止,求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12.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排放置的木块A、B,已知
,
。A木块长为
。现有质量
的小物块C以初速度
在A表面沿水平方向向右滑动,由于C与A、B均有摩擦,且动摩擦因素为
。C最终停在B上,B、C最后的共同速度
。求:

(1)A木块的最终速度的大小。
(2)C木块滑离A木块时的速度大小。
(3)试求B木块的长度至少多长。








(1)A木块的最终速度的大小。
(2)C木块滑离A木块时的速度大小。
(3)试求B木块的长度至少多长。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为v0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且未穿出.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求:

①射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多少?
②木块至少为多长时子弹才不会穿出?

①射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多少?
②木块至少为多长时子弹才不会穿出?
4.实验题- (共1题)
14.
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的试验中
(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

A、轨道是光滑的。
B、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m1和m2的球心在碰撞的瞬间在同一高度。
D、碰撞的瞬间m1和m2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
E、每次m1都要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
(2)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测量的量有:( )
A、小球的质量m1和m2。 B、小球的半径r。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小球m1的起始高度h。
E、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t。 F、小球m1未碰撞飞出的水平距离。
G、小球m1和m2碰撞后飞出的水平距离。
(3)实验时,小球的落点分别如右图的M、N、P点,应该比较下列哪两组数值在误差范围内相等,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A、m1·
。 B、m1·
。
C、m1·
。 D、m1·
+m2·
。
E、m1·
+m2·(
)。 F、m1·
+m2·(
)。
(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

A、轨道是光滑的。
B、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m1和m2的球心在碰撞的瞬间在同一高度。
D、碰撞的瞬间m1和m2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
E、每次m1都要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
(2)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测量的量有:( )
A、小球的质量m1和m2。 B、小球的半径r。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小球m1的起始高度h。
E、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t。 F、小球m1未碰撞飞出的水平距离。
G、小球m1和m2碰撞后飞出的水平距离。
(3)实验时,小球的落点分别如右图的M、N、P点,应该比较下列哪两组数值在误差范围内相等,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A、m1·


C、m1·



E、m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