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一皮球从离地面2m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被反向弹回至0.9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2.9m,2.9m | B.2m,0.9m | C.2.9m,1.1m | D.2.9m,0.9m |
2.
如图所示,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为H的A点自由下落,到达地面上B点后又陷入泥土中h深处,到达C点停止运动。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的增量,大于小球从B到C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
B.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小球从A到B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
C.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小球从A到B过程与从B到C过程中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 |
D.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小球从A到B过程中小球所增加的动能 |
6.
如图所示,轻绳长为L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的P点钉一颗钉子,OP=
,使悬线拉紧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θ,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 )



A.小球的瞬时线速度突然变大 |
B.小球的加速度突然变小 |
C.小球的所受的向心力突然变小 |
D.悬线所受的拉力突然变大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8.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水平方向抛出两小球A和B,两球相遇于空中的P点,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在P点时,A球的速度大小小于B球的速度大小 |
B.在P点时,A球的速度大小大于B球的速度大小 |
C.抛出时,先抛出A球后抛出B球 |
D.抛出时,两球同时抛出 |
9.
已知万有引力恒量,在以下各组数椐中,根椐哪几组可以测地球质量(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太阳与地球的距离 |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球的距离 |
C.地球半径、地球自转周期及同步卫星高度 |
D.地球半径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10.
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将竖直轻弹簧压缩,若将力F撤去,小球将向上弹起并离开弹簧,直到速度为零时为止,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


A.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
B.小球在离开弹簧时动能最大 |
C.小球动能最大时弹性势能为零 |
D.小球动能减为零时,重力势能最大 |
4.解答题- (共2题)
11.
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离地高1.25m处水平抛出,测得小球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2m.小球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
(3)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
(3)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12.
跳台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它是利用依山势特别建造的跳台进行的.运动员穿着专用滑雪板,不带雪仗在助滑路上取得高速后起跳,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这项运动极为壮观.如图所示,设一位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由a点沿水平方向跃起,到b点着陆,测得a、b间距离L=40m,山坡倾角θ=30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求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求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
(3)若以过b点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面,求运动员起跳时的机械能.

(1)求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求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
(3)若以过b点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面,求运动员起跳时的机械能.
5.实验题- (共2题)
13.
在“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不必算出橡皮筋每次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实验时,橡皮筋每次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
C.将放小车的长木板倾斜的目的是让小车松手后运动得更快些
D.要使橡皮筋对小车做不同的功是靠改变系在小车上的橡皮筋的条数来达到的
(2)为了计算因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某次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E五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_点的速度才符合要求。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不必算出橡皮筋每次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实验时,橡皮筋每次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
C.将放小车的长木板倾斜的目的是让小车松手后运动得更快些
D.要使橡皮筋对小车做不同的功是靠改变系在小车上的橡皮筋的条数来达到的
(2)为了计算因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某次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E五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_点的速度才符合要求。

1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1.00kg的重锤拖着纸带下落,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在纸带上选取五个连续的点A、B、C、D和E,如图所示.其中O为重锤开始下落时记录的点,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是31.4mm、49.0mm、70.5mm、95.9mm、124.8mm.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本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f=50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数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_____m/s,打点计时器打下点D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D=_____m/s。
(2)从打下点B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____J,重锤动能增加量△Ek=______ J。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通过比较_______就可以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了。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_____m/s,打点计时器打下点D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D=_____m/s。
(2)从打下点B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____J,重锤动能增加量△Ek=______ J。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通过比较_______就可以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