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则( )


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
B.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
C.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
D.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
2.
一交流发电机,当转速为n时,其交变电动势e=220sin(100πt) V,现有如下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在t=0时,线圈中的磁通量为0 |
B.该交流发电机线圈的转速为50r/s |
C.若加在标有“220V,100W”的灯泡的两端,灯泡能正常发光 |
D.若线圈的转速加倍,则交变电压的最大值、有效值增大一倍而频率不变 |
3.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0∶1,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入“220 V,60 W”灯泡一只,且灯泡正常发光,则( )


A.电流表的示数为![]() |
B.电源输出功率为1 200 W |
C.电流表的示数为![]() |
D.原线圈端电压为11 V |
4.
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
。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

A.5V | B.5![]() | C.10V | D.10![]() |
5.
霍尔元件能转换哪两个量
A.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
B.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
C.把力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
D.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2题)
9.
在一些学校教室为了保证照明条件,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在自然光不足时接通电源启动日光灯,而在自然光充足时,自动关闭日光灯,其原理图如图所示。R为一光敏电阻,L为一带铁芯的螺线管,在螺线管上方有一用细弹簧系着的轻质衔铁,一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可以自由转动,另一端用一绝缘棒链接两动触头。有关这套智能照明系统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


A.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大,衔铁被吸引下来 |
B.在光线不足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大,电流小,衔铁被弹簧拉上去,日光灯接通 |
C.上面两接线柱应该和日光灯电路连接 |
D.下面两接线柱应该和日光灯电路连接 |
10.
为了保护电脑元件不受损害,在电脑内部有很多传感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度传感器,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两种,一种是用金属做的热电阻,另一种是用半导体做的热敏电阻.关于这两种温度传感器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做的热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变大 |
B.金属做的热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变小 |
C.用半导体做的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变大 |
D.用半导体做的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变小 |
4.填空题- (共1题)
11.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2)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3)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

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2)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3)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
5.解答题- (共3题)
12.
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和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 。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13.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OO′ 轴匀速转动,磁场方向与转轴垂直,线圈匝数n=40匝,内阻r=0.1 Ω,长l1=0.05 m,宽l2=0.04 m,转速为n=3000 r/min,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 T,线圈两端接有阻值为R=9.9 Ω的用电器和一个交流电流表.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线圈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
(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t=
s时刻电流表的读数;
(3)从图示位置开始,线圈转过60°和120°,通过用电器的电荷量之比;
(4)1 min内外力需要提供的能量.

(1)线圈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
(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t=

(3)从图示位置开始,线圈转过60°和120°,通过用电器的电荷量之比;
(4)1 min内外力需要提供的能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